近日,我区平帆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倩在悦来镇保民村开展普法讲座,以“幸福婚姻,法律护航”为主题,通过案例分享、当场问答、现场指导等形式,重点就夫妻间的忠诚协议、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各种协议、家庭房产等进行讲解,引导妇女群体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今年,我区深入推进村居法律顾问“万场讲法”活动,以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提升人民群众法治素养,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将法治春风送入千万家。
聚焦“一老一小”权益保护
“您好,请问您是律师吗?可不可以帮我打场官司?”近日,在一场法治讲座结束后,悦来镇一个村的法律顾问施苏桐收到一条来自法润民生微信群的咨询,咨询人是一名十几岁的小姑娘。
咨询人小顾在父母离异后随父亲生活,因父亲身患重病,自己实际靠爷爷奶奶抚养。两位老人是农民,收入微薄,一家人经济负担沉重。小顾深知老人不易,听了施律师的讲座后主动求助,称其母亲在离婚以后就不怎么来看她,甚至连基本的抚养费也不给,希望律师可以帮她索要抚养费。施律师充分了解案情后,为小顾申请了法律援助,免费代理诉讼。后法院判决其母亲每月按期支付女儿抚养费。
抓住“关心关切”按需供给
除了着眼未成年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合法权益保护,村居法律顾问面向挂钩村居居民需求,结合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普法宣传,深受群众和基层干部欢迎。
律师张书敏担任海门街道一“拆迁村”法律顾问多年。得益于历任干部扎实的群众工作,该村拆迁安置补偿纠纷并不突出,但因拆迁带来的各种衍生法律纠纷层出不穷。为此,张书敏结合《民法典》,推出继承纠纷、离婚纠纷、赡养纠纷、邻里纠纷及房屋买卖纠纷专题宣传,提升了村民法治理念。宣传活动中,张书敏曾遇到村民咨询其父母旧宅拆迁后,兄弟姐妹拆迁利益分配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父母轮流赡养争议。张书敏核实相关情况后,明确拆迁利益归其父母所有,并向多名子女释明赡养、继承等相关法律规定。最终老人的子女就赡养事宜达成一致,形成协议。
创新“有声有色”宣讲模式
在悦来镇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期间,律师曹舒雯注重以案释法,发掘身边案例,优化普法宣传方式,用浅显平实的语言解读法律法规,帮助中老年村民学法用法。
村民张某夫妻均已80岁高龄,育有一双儿女,平时不在一处生活。因年老多病,老夫妻希望子女承担部分医药费,却遭子女百般推脱。为此,村干部邀请曹舒雯上门协调矛盾。到场了解情况后,曹舒雯通过视频与张某子女取得联系,晓之以理告知其应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说理过程中,老人误以为自己的求助会连累子女“吃官司”,当即表示不需要帮助,令在场人员动容。老人子女更是主动表示当日回到父母身边,协商赡养问题。有感于当前空巢老人增多的现状,曹舒雯以本案为引,为邻里现场说法,后在本村开展老年人赡养、防范诈骗等系列宣传,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部署推进村居法律顾问万场讲法活动,是深化‘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法律顾问与村居群众良性互动,问需于民,搭建更加优质、专业、实用的学法平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志雄如是说。据悉,今年以来,全区154名村居法律顾问已在挂钩村居开展法治讲座、法治宣讲等共计405场,活动期间解答法律咨询861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64件,真正让“遇事找法”意识在群众心间落地生根,从而助力营造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