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生产方式不断更新,家纺行业向着科技、时尚、绿色、健康的方向加速转型升级,现代家纺个性化、场景化、智能化日趋显著。
现代家纺不同于传统家纺,被赋予了更多的创新能力。近年来,海门家纺企业勇立潮头,不断提高发展质效,从材料研发、创意设计、“智改数转”、渠道创新、公共服务等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探索创新。如今,以叠石桥为核心的海门现代家纺风生水起,正演绎着向“新”而生的生动实践。
材料研发层出不穷
材料研发是现代家纺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为了让家纺产品从基础需求向品质、健康、环保方向发展,众多家纺企业执着探索,卓有成效。
“我们和东华大学联合研发的CASTOR·安芯丝四款系列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和独特的优势,在纤维领域脱颖而出,被广泛应用于被子、枕头、床护垫、服装、玩具等多个领域,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舒适体验。”日前,中国化纤高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陆新生欣喜地告诉记者。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化纤高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和行业内众多头部品牌家纺企业达成合作,将新材料运用到各类家纺产品中,受到热捧。去年5月份,多款产品正式落地、批量生产并走向市场。中国化纤高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作为第一起草人,牵头研究制定了《亲水吸湿抗病毒聚酯纤维标准》《吸湿控敏型聚酯纤维标准》两项团体标准,并于2024年正式施行。
进入第二季度以来,江苏奥度利康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上海水星家纺、嘉兴星晨家纺、南方生活等品牌企业洽谈纳米杀螨功能新材料合作事宜,为开拓高端市场提供支撑。经过5年的持续研发,公司成功开发了两款神奇的纱布——纳米杀菌及生物纳米杀螨功能新材料,高效破解了行业多年未解的杀菌杀螨难题,为传统家纺注入了科技内核。目前,在三星镇的量产基地,高级无螨床垫、高级无螨鹅绒被芯和高级无螨枕芯等产品均已通过严格的检验检测,为无螨家纺产品树立了新标杆。董事长朱家俊告诉记者:“这一材料的出现给传统家纺行业赋予了新动能,真正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智能生产你追我赶
建设智能车间、打造智慧工厂,这是传统家纺向现代家纺加速转型的必由之路。这几年,叠石桥的家纺企业以“智”赋能启新程,你追我赶加快“智改数转”,加速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
走进江苏博腾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只听见机声隆隆,车间内为数不多的工人在做一些辅助工作,从前纺的清梳、并条、粗纱到后纺的络筒、并线、倍捻等工序,公司已经全部换上了数字化设备,形成了清梳联系统、粗细联系统、细络联系统、自动打包系统等融为一体的智能化流水线。公司总经理姜卫峰告诉记者:“纺纱车间2020年投产,现在整个车间拥有1万纱锭,每天可纺纱16万吨,是原来的3倍,而用工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梦洁家纺对缝制车间和被服车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并先后于2022年和2023年投入运行。通过智能化吊挂系统和辅助设备运作,缝制车间每天可生产四件套2000套,被服车间每天最多可缝制被子3000条,效率提升了30%至40%。南方寝饰投资新建的智能悬挂车间已运作3年时间,产能比以前翻了一番,原来每天生产五六百套四件套,现在可以生产一千多套;原先出货按天计算,现在可以按小时来计算了。
智能化、数字化,让传统家纺企业“现代化”气息越来越浓,并焕发新的活力和生命力。近年来,三星镇积极推动集群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促进区域产业链融通、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截至目前,我区有“三星级”上云企业24家,“四星级”上云企业1家,4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建成“市级智能车间”6家、“省级智能车间”1家。
创新销售多点开花
这几年,很多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销售渠道,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把琳琅满目、价廉物美的家纺产品从海门叠石桥销往国内外各地,让叠石桥从“家纺的世界”变为“世界的家纺”。
走进南通海贼王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几个直播间特别热闹,最近公司新推出的冰藤凉席三件套广受好评。近年来,海贼王“内外贸一体化、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全平台、全渠道推广销售家纺产品,通过入驻希音、亚马逊、TiKTOK(抖音海外版)、TEMU(拼多多海外版)、淘宝、敦煌网等国内外电商平台,实现了年销售额过亿。这些年来,像该公司一样“内销外贸、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家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电商主体数量多、活跃度高,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叠石桥家纺线上商户数已超5万家,常年活跃度高的约3万家,年商品交易总额突破1000亿元,约占全网家纺线上销售的70%,并且家纺电商渠道销售占比逐年提升。他们通过淘宝、京东、唯品会、小红书以及TEMU、TiKTOK、希音、亚马逊、阿里巴巴等货架电商、直播电商以及跨境电商平台,让更多优质优价的家纺触达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以各类电商为代表的新型销售模式陆续改变了原来单一门店、品牌加盟的传统营销方式,效果好、成本低,持续激发着全球市场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