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解放西路社区幸福食堂开办一周年——
烟火气中的“幸福密码”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21 字体:[ ]

11月18日,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共享食光”幸福食堂开业一周年庆典在滨河驿热闹举行。活动上,就餐居民代表、志愿者代表、爱心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分享食堂开业一年来的幸福故事。区住建局还现场捐赠了大米、餐巾纸、洗洁精及不锈钢保温饭盒等食堂日常所需物资,为食堂运营贡献一份力量。

自从202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以来,这家承载着社区温度的“舌尖驿站”,不仅稳稳守住了居民的“三餐幸福”,更以创新实践书写了基层民生服务的精彩答卷。

三方联动

筑牢幸福食堂“强引擎”

秉持“公益为民、实惠便民”的初心宗旨,解放西路社区跳出单一服务思维,创新探索“社区出地+市场出资+社会出力”的多元运营模式,为幸福食堂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社区主动盘活闲置场地资源,经过精心改造打造出功能齐全、环境温馨的就餐空间,让食堂真正扎根居民身边;爱心商家积极响应,每日供应价格优惠、食材新鲜、色香味俱全的菜品,确保每餐饭菜质优价廉;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公益组织牵头协调资源,热心人士主动建言献策,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生动局面。

在这里,一份份营养实惠的餐食背后,是多方联动的民生合力,是基层治理的智慧彰显。居民刘建华是幸福食堂的忠实粉丝,不仅每日准时打卡就餐,还捐赠了爱心善款。“在这里不仅能吃上新鲜热乎的饭菜,还能和大家聚在一起做活动,真的很幸福,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居民支持社区食堂。”刘建华说。

志愿服务

守护“舌尖幸福”不打烊

为了让这份“舌尖幸福”触达每一位有需求的居民,解放西路社区精心组建了一支由爱心志愿者、社区干部、网格员及外卖小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成为幸福食堂日常运营中坚实的“主力军”。

每天早晨,益生公益的志愿者们便准时抵达食堂,扫地除尘、清洗餐具、分拣食材、打包餐食,忙碌的身影在食堂各个角落穿梭。志愿者田春艳一边麻利地将热气腾腾的饭菜装入餐盒,一边笑着感慨道:“一晃就是一年,每天在这里为大家打饭、唠家常,看着老人们吃得舒心、笑得开心,这份志愿服务的快乐也一直在我心里蔓延。期待明年此时,我们依旧欢聚在此,共话温暖时光。”

除了食堂内的贴心服务,社区还组建了一支“移动送餐队”,他们化身穿梭在街巷楼栋间的“幸福使者”,无论酷暑盛夏还是寒冬雨雪,始终坚守送餐岗位,步履不停。“小王,辛苦你了!这饭菜拿到手里还是热乎的,比家里自己做的还贴心!”家住老旧小区的独居老人张奶奶,每次接过送餐志愿者递来的餐盒,脸上总会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这支送餐队伍承载的不仅是一餐饭的温度,更肩负着关爱老年群体的责任——送餐时顺带查看老人的身体状况、耐心倾听他们的生活需求、贴心叮嘱日常注意事项,让一餐饭成为连接社区与居民的情感桥梁,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守护着老年群体的安康,让“幸福味道”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食堂+”赋能

打造社区活力新地标

在解决“吃饭难”核心问题的基础上,解放西路社区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创新打造“食堂+”多元化服务体系,让幸福食堂从单纯的就餐场所,升级为集就餐、议事、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社区活力阵地。

饭点过后,食堂“摇身一变”成为“社区议事厅”,居民们围坐在一起,畅谈社区建设的金点子,吐槽生活中的小难题,社区干部现场倾听、及时回应,让民生诉求在轻松氛围中得到解决;定期开展的“乐活大学堂”人气火爆,健康养生、面点制作、象棋教学等课程精彩纷呈,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拉近了邻里关系;“好‘市’来邻”便民集市,把义诊义剪、小修小补等“低频刚需”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春节的团圆宴、端午的包粽子活动、中秋的赏月茶话会……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原本互不相识的邻里逐渐熟悉,从“陌邻”变成“睦邻”,在欢声笑语中凝聚起社区的向心力与归属感。

据悉,“共享食光”幸福食堂一年来日均服务居民50余人次,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它不仅有效破解了老年群体“吃饭难”的民生痛点,更通过多元服务的延伸,激活了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文明新风在社区蔚然成风。

5d98919c4c198ad297d4f2b278913b0d.jpg

2160d6f7647a0bb9c18fb55c2d214b1d.jpg

3e8d7644e8ddfa3cf0d4283c3c5611d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