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网络牵线
天籁村三千棵枇杷树“远嫁”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13 字体:[ ]

f064bbabc9a99ffbb31d351f54761a02.jpg

“这两天,我们园里有3000多棵枇杷树‘远嫁’。”3月10日,海门天籁村枇杷园内,“枇杷村长”陈华目送着一车车精心栽培的枇杷树运往外地移栽,像一位“老父亲”目送女儿远嫁一般。

“这说明我们海门的枇杷树越来越有名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陈华笑着告诉记者。

2022年,经营这个枇杷园的陈华开设了一个“枇杷村长”网络账号,经过两年的精心运营,账号在抖音、微信短视频等平台累计收获了1.6亿流量,吸引了十几万粉丝关注。借助强大的线上影响力,天籁村枇杷树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来自安徽、山东、浙江、河南等地的客户纷纷联系求购。

“今年天籁村预计对外发售1500多棵树径10至12厘米的枇杷树,和2000多棵树径4至5厘米的枇杷树。市场上,大白玉枇杷品种按100元一厘米左右的价格销售来算,去掉成本,每年仅靠卖枇杷树就能带来超100万元的收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陈华介绍道,“果树移栽还有一个好处。移栽将原本4米×4米的栽种间距扩大到6米×6米甚至8米×8米,为枇杷树提供了更充足的生长空间,确保了其生长态势更佳,果实更香甜可口。”

天籁村的枇杷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300年前。陈华说:“2016年,天籁村举办枇杷文化旅游节,这无疑是对其枇杷产业地位的高度认可。这里最古老的大白玉枇杷品种,堪称苏州白玉枇杷的‘鼻祖’,果实硕大洁白,果肉细腻、核小,品质上乘。”

值得一提的是,天籁村是典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点。一产以300年的枇杷果园为根基,不断优化枇杷种植;二产的枇杷深加工产品成绩斐然,获得国家科技型企业认证,并荣获中国林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产则以每年6月举办的枇杷文化旅游节为亮点,每届都吸引数万名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自从‘枇杷村长’账号走红后,去年的枇杷节新增游客约1万人,进一步提升了天籁村的人气与知名度。”陈华说。

阳春三月,充满生机与希望。移栽、培管、施肥,天籁村枇杷种植园一片繁忙景象,果农们的忙碌为今年的枇杷丰收打下基础。而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天籁村的枇杷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