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抓安全、保民生、促发展,扎实推进市场监管各项工作。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监管,严守“四大安全”底线
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目前,全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9884家(食品销售主体5556家,餐饮服务主体3620家,单位食堂521家,食品生产企业91家,食品小作坊91个)。今年已完成检查6479,发现并整改问题1.1万个,立案129起。完成中乙联赛、新春文旅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12次,保障人数6万人次,未发生有影响的食品安全事件。2024年完成监督抽检4312批次,出具检测报告4068批次,其中不合格126批次,合格率96.9%。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建设,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率达到100%。全区60家大型以上餐饮单位纳入我局“互联网+明厨亮灶”智能分析系统,利用科技化手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探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创新实行“筛检联动”模式,即快检检出阳性批次及时启动监督抽检机制,做到快速检测筛查和抽检工作的有效衔接,有效提高问题发现率。
全面强化药械妆安全监管。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督检查。目前,全区各类经营使用单位1403家(其中零售药店454家,各级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492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65家,医疗器械零售企业142家,化妆品重点经营使用单位248家)。今年以来,重点开展了全区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一号多用”违法行为专项检查活动,截止5月份共检查药械妆对象534家次,发现问题221家次,立案45起。加强风险监测,上报药械妆不良反应(事件)2176份,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全力护航特种设备安全。目前,全区共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650家,各类在用特种设备25563台套,今年以来,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000家次,抽查各类特种设备3757台套,共发现各类隐患1914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314份,立案查处31起。2024年,重点开展了电梯维保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虚假维保、以修代保等现象,目前已立案20起,结案13起。针对电梯困人率高的问题,我们在国际车城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市面上率先推广电梯“保险+服务”新模式应用,截止目前全区已有580台电梯开展了“保险+服务”工作。
持续关注产品质量安全。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监管,持续开展燃气具、安全头盔、电线电缆、儿童玩具用品等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累计检查燃气具及其配件、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户1844家次,发现问题线索124条,立案查处8起。大力推进重点工业品企业“日周月”工作,将工业产品许可证产品、3C认证产品生产企业、灶管阀生产销售单位及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全部纳入系统管理,现系统内共录入752家单位。
(二)激活力,创优高效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质量强区建设。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深入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招商重工(招商重工、希诺股份、中科检测)等3家单位获2023年度海门区区长质量奖正奖,科曼赛特获区长质量奖提名奖。今年2月5日,维柏思特(维柏思特、希诺、亨通线缆)等3家企业获评“江苏精品”认证企业。2024年通过定向培育发动及申报材料指导,9家企业申报的“江苏精品”,7家企业申报的AAA、AA材料通过市局初审已上报省局。希诺公司通过江苏精品认证联盟推荐,获评首批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案例(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南通仅一家。招商重工入围省局22家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试点企业名单,南通仅两家。开展纺织产品的碳足迹规则制定试点,此项工作为南通发改委和市监局筹措资金联合开展,全南通仅2家企业凯盛和美罗参与试点。
推进标准化能力建设。2024年以来,指导帮助15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27项。凯盛家纺、南方寝室两家公司制定的3项企业标准荣获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证书。申报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规范》《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两项南通市地方标准均获立项。我区海门食品协会制定的《速冻蔬菜》团体标准获省团体标准优秀(这是我们海门团体组织制定的团体标准首次被评估为优秀)。
强化知识产权效能。知识产权申报质量效率持续提升。第一季度,全区发明专利授权151件,同比增幅228.26%,增幅位列全南通第一;截至目前,提交保护中心938件(如皋1026件、启东650件、通州464件、崇川343件、海安117件),提交数位列全南通第二,超同期8倍,较去年全年达2.3倍;贯标备案超40余家,完成全年度目标80%。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工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省知识产权局项目立项。成立南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叠石桥工作站。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深入浅出地宣传解读最新知识产权相关政策,邀请兰精天丝等国际、国内超100家知名家纺企业共同探讨家纺知识产权维权措施方法及方向,进一步巩固知识产权维权成果。专利纠纷立案6件,立案数全南通最高。知识产权类型行政处罚案件立案34件,同比增幅62%,结案29件,案值达200万元;
(三)优环境,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强化消费维权。充分发挥投诉举报中心协调作用,及时、专业、规范处置消费投诉举报事项。截止5月28日,我局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9947起,较2023年(7009件)同比增长41.91%,总体而言处置质量较去年有明显提升,特别是12345处置质量较好,调解满意率较去年提升显著,市级以上工单调解满意率已连续两月达100%。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大力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社会氛围。
强化综合执法。加大执法打击力度,以护民生、促发展、优环境为目标,有序开展“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局已立案一般程序案件402件,结案326件,案值349.58万,罚没款421.07万,入库335.13万。案件立案数较去年同比增幅超300%,结案增幅超100%,入库增幅超200%。全局大要案件较去年有显著提升,查办的品冠(南通)检测认证技术有限公司倒卖伪造强制检定证案涉案金额17余万元,孙河南网络销售质量不合格侵权蚕丝被、擅自使用字号及刷单炒信案罚没款103万元,目前另有1起涉案货值超千万的家纺案件正在查办中,同时正在查办的邢某非法经营药品系列案件涉案经营额500余万元涉案人员逾百人。
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构建公平竞争格局,对2890个存量文件进行了监测,监测风险文件178份,发现疑似违规文件12份;对357个增量文件进行了审查,预警风险文件81份。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殡葬服务收费等民生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在17家重点企业设立涉企收费监测哨点,在24家公用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设立涉企收费督导员,全面清理中介机构、行业协会违规收费和不合理收费行为,为企业减负22.37万元。
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处罚与教育并举,依据南通市局发布的“首违不罚、轻微违法免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不予行政强制措施”的五张清单执行“柔性执法”,今年以来,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177件,涉及金额1040万元。我局被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作为2024-2028基层立法点(南通各县市区局仅海门局一家)。持续创新推动信用修复专项服务,今年以来对250家市场主体开展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打铃提醒,395家市场主体开展住所列异提醒,帮助16家市场主体消除行政处罚信息,助力216家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