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通市海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总结
来源: 南通市海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3-02-06 13:34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抓好发展“组合拳”,“三个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质量强区战略。组织修订了《海门区区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经过评选,海门农商行和苏洪科技获评2021年度海门区区长质量奖。积极指导企业申报各级质量奖、质量信用等级评选,金轮针布、森达装饰、通光光缆、凯盛家纺等4家单位通过“江苏精品”认证。帮助招商重工、中远重工、森达装饰3家单位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企业。积极克服疫情影响,邀请省局专家来海为中天项目现场指导,在最短时间内取得热轧带肋钢筋和粗苯产品生产许可证,保障重大项目投产运行。

全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完成知识产权质押55笔,完成质押金额9.05亿元,位列南通第1名。海门龙信广场获批省正版正货示范街区。通光集团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我区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县域),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

全力推进标准化战略。积极指导、帮助11家企业参与制定了8项国家标准、主导制定1项行业标准、参与制定了7项行业标准、参与制定了2项国家级团体标准、1项省级团体标准。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装备线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通过省市监局、省发改委立项,南通仅2家。指导江苏海门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的1项企业标准荣获2021年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称号。获评2021年度全省物品编码工作集体优秀等次。

二、抓好监管“主阵地”,“三个严格”筑牢安全防线

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今年以来,共计对10062家次食品经营主体进行了检查。完成中高考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6次。2022年已完成食品抽样7766批次,已全部出具报告,其中不合格358批次,均已实行闭环处理。开展新冠疫苗储存、运输、预防接种环节质量和安全检查,对全区新冠疫苗接种点进行全覆盖检查,完成全区120批次药品抽检,守牢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底线。

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今年以来,我局共检查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317家次,发现事故隐患1041条,到整改期限的都已整改完成。继续深入推进叉车“技改+保险+共享”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叉车技改近40台,已经完成签约的有近200台。

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10类重点产品质量监管,今年以来已对水泥、钢筋、危化品、电线电缆、燃气具及其配件、烟花爆竹、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池和充电器生产经营单位检查942家次,发现问题线索180余条,立案查处49件。

三、抓好服务“硬任务”,“四个推进”维护市场秩序  

智慧监管平台打造推进有力。全面实现一体化对接,完成与南通市局数据中心和海门区指挥中心的数据对接,商标、专利、药品许可等23类业务数据实现同步。共计接入4166个监控摄像头,推进了传统监管向数字监管的转型。

违法行为查处工作推进有序。2022年全局共立案一般程序案件651件,查结一般程序案件701件,案值377.04万元,罚没入库1994.97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12件。今年我局帮助南通市海门区晋帛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打假维权工作,在贵州省铜仁市打掉一销售假冒晋帛中国驰名商标床上用品窝点,现场查获侵权产品货值金额4万余元,出动执法人员8人次,同时我局在海门查处铜仁销售点的一家上游生产厂家,涉案货值1.5万元。积极探索柔性执法模式,按照包容审慎监管的原则和市场监管的实际需求,形成海门区市场监管“免罚清单”,办理免罚轻罚案件334件,累计为企业减免罚款金额1910万元。今年办理的某广告案件和生产销售不合格案件入选省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典型案例。积极推进法治宣传,获评南通市“七五”普法工作优秀集体。

服务企业稳步发展推进有效。通过智慧市监平台给企业推送年报短息提醒,全区企业年报率达98.4%,创历史新高。2022年以来共帮助253家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其中通过“云修复”小程序受理审核企业信用修复申请226次。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进有方。组织专班人马,牵头起草了全区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意见和东洲市场升级改造方案,按照“一场一策”要求,全区农贸市场完成了初步改造方案,今年6家农贸市场已完成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