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
来源: 南通市海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5-01-15 09:37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市监局统筹推进市场监管主责主业,锐意进取、真抓实干,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服务发展更有力。对叠石桥家纺市场的服务监管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纳入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监管试点;“小个专”党建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做法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评为典型案例。创新能力更突出。我区探索无照网格化共治新模式的创新做法被纳入2025年全省市场监管创新项目清单、列入全市复制推广清单,并多次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在全市率先推广电梯“保险+服务”新模式。此两项营商环境创新项目受到南通市领导充分肯定。监管执法更规范。查处的两起案件分别入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铁拳”行动典型案例;查办的两份案件文书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优秀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优秀案卷评比中同时有所获评,南通唯一。基层基础更稳固。海门港新区、余东分局获评全省首批四星市场监管分局,开发区、城区、悦来分局获评全市首批三星市场监管分局;张清卿被评为全省市场监管基层法治建设成绩突出个人;顾燕获评南通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技能竞赛优秀奖。

一、坚持发展为要,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区委提出的“2+12+4”工作任务,以“五个强化”持续提升助企、惠企工作质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强化质量支撑作用。开展质量强区建设区镇行系列活动,以精准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南通市“质量月”活动暨船舶海工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在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启动。3家单位获2023年度区长质量奖正奖(招商重工、希诺、中科检测),科曼赛特获区长质量奖提名奖。通过定向培育、精确申报、现场指导,7家企业获评江苏精品认证企业(维柏思特、希诺、亨通线缆、中天钢铁、大艺科技、晋帛家纺、通光线缆),2家企业(招商重工、希诺)获评质量信用AAA企业。1家企业获评南通精品家纺认证企业(凯盛家纺)、4家企业通过南通精品家纺现场认证待发文公布(美罗家纺、兴达贝妮梦、明超国际、帝帛纺织)。希诺公司通过江苏精品认证联盟推荐,获评首批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案例,南通仅一家。招商重工入围省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22家试点企业名单。

强化标准领跑能力。以标准化助力企业增动力、挖潜力、激活力,指导帮助52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59项。两家企业制定的3项企业标准荣获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证书(凯盛家纺、南方寝室)。《政务服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服务规范》获省地方标准立项,《“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规范》《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获南通市地方标准立项。海门食品协会制定的《速冻蔬菜》团体标准获省团体标准优秀,实现历史性突破。叠石桥家纺产业集团获评第二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商贸流通专项)企业(全省7家,南通唯一)。

强化知识产权效能。科学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截至12月底,全区发明专利授权超1300件,历年来最高,提交南通市发明专利保护中心超3000件,名列全市第1。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省知识产权局项目立项,进一步汇聚高水平人才和行业优势资源。成立南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叠石桥工作站,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一站式”集成服务。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政策宣贯活动,邀请奥地利兰精集团等国内外百余家知名家纺企业交流知识产权维权经验,共同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合作新模式。

强化生物医药发展。成功召开全区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工作会议,着眼加强政企合作,全力推动壮群强链。稳步打造海门生物医药质量合作社,为社员企业提供“家门口”的质量品牌、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一揽子”精准服务,加强社员单位间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创新企业的资金资助力度,帮助企业申报生物医药产业专项资金2050万元,同比增长23%,帮助企业降低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研发积极性。

强化创新服务水平。探索推行“网格化+无照发现”监管新模式,将“查无”工作纳入社会治理网格体系,建立集中登记点3个,为无照主体纾困解难。组织首届“名特优新”申报,为经营户提供从宣讲、咨询到申报的“帮办代办”服务,31家个体户成功完成申报。依托全程打铃提醒系统,实施失信预警提示,对307家市场主体开展信用修复服务提醒,助力507家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坚持集中、便利、高效的外资登记服务理念,为嘉吉粮油、燕达重型装备在设立登记、名称变更等提供“一对一”指导,受到企业点赞。

二、坚持以人为本,更大力度守稳安全防线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牢安全生产政治责任,严格守好“四大防线”,坚持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创新监管举措,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事件。

拉紧食品安全“高压线”。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一老一小”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高风险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发现并整改问题2.1万个,立案469起。强化食品安全抽检,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开展监督抽检7681批次、快速检测30.72万批次,完成“你点我抽他检”食品抽检200批次。圆满完成中高考、“海马”等19次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出动执法人员539人次。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建设,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率达100%。对全区60家大型以上餐饮单位试点开展“智慧监管”,利用科技化手段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探索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

筑牢药品安全“生命线”。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监督检查,坚持以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化妆品“一号多用”违法行为专项检查为抓手,药械妆监督抽检为支撑,全面打击整治药品违法行为,完成抽检212批次,立案54件。切实发挥安全风险监测的技术支撑作用,提高安全用药用械用妆水平,完成药品不良反应、化妆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1923件。

绷紧特种设备安全“警戒线”。全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772家,各类在用特种设备25979台套,今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引发的伤亡事故。重点开展电梯维保质量专项整治,依托电梯视频维保手段,严厉打击虚假维保、以修代保等现象,立案查处相关行为24起。全面推进电梯“保险+服务”新模式应用,共971台电梯采用“保险+服务”模式。目前,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4082家次,发现各类隐患3630条,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537份,立案查处58起。

护好产品质量“安全线”。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监管,持续开展燃气具、安全头盔、电线电缆、儿童玩具用品等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抽检185批次、接转问题线索134条、立案查处96起。组织检验检测机构、许可证、3C企业双随机及部门联合监管99家次,发现各类问题38个、开具责令改正书14份。

三、坚持依法行政,更广领域增进群众福祉

坚持以市场公平为导向,聚焦民本民生,突出“三个有度”,坚持审慎监管、宽严相济和依法执法、公正执法相融合,全力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监管执法有温度。出台《关于加强分局法治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执行“首违不罚、轻微违法免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不予行政强制措施”的五张清单,进一步推行柔性执法,办理免罚轻罚案件481件,涉及金额2746.4万元,分别同比增幅37.59%、91.99%。创新建立“1+12+N”的基层立法联系信息采集工作布局,被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2024-2028基层立法联系点(南通市场监管系统仅我局一家)。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家纺质量集中整治、直播带货等专项行动,坚持打防结合、监管与服务并重,不断净化市场秩序,立案一般程序案件992件,结案887件,案值1443万元,罚没款947.46万元,结案率同比增幅31.7%。推进“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对市场主体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分类分级“精准查”、内部整合“一起查”、部门联动“一次查”的融合监管,开展双随机抽查对象1925家,其中跨部门联合检查637家,联合检查率超30%。

公平竞争审查有力度。深入构建公平竞争格局,对5959个存量文件进行监测,监测风险文件605份、发现疑似违规文件18份;对1073个增量文件进行审查,预警风险文件103份。持续开展涉企、殡葬、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建立32个涉企收费监测哨点,在42家公用事业单位、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和公立医院设立涉企收费督导员,全面清理中介机构、行业协会违规收费和不合理收费行为,为企业减负超200万元。稳步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工程,新增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23个(已达110个),为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夯实基础。

消费维权有深度。消费维权能力进一步提升,受理各类投诉举报28065起,12345调解满意率达99.1%,市级以上工单调解满意率已连续10个月保持100%。深入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消费体验和宣传活动,大力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动员545家商业主体参与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行动,设立消费教育体验站5家,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消费,共同营造放心消费大环境。

四、坚持党建引领,更严作风筑牢政治建设“压舱石”

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市场监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着力营造更加清朗的政治生态。

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严格落实政治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召开党组会29次、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支部书记带头领学《条例》、上纪律党课。扎实开展“党课开讲啦·东洲先锋”“学习身边榜样”等党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海门“质量强区”建设区镇行暨叠石桥家纺市场党建工作推进会。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开展“好家风 好人生”謇公家风课堂活动,以正面引导、反面警醒的方式让领导干部与家属同堂学习,一起接受“沉浸式”的廉洁家风教育。邀请纪委宣讲员开展“清廉海门”纪律教育“进市监”行动,23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聆听宣讲,接受党员纪律教育。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紧盯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注重抓早抓小,不定期开展会风会纪督查、“在岗在位在状态”明察暗访,筑牢廉洁思想防线。

持续提升队伍能力建设。严抓“之”字型干部培养模式,组织开展了23名干部的职务职级晋升。结合“砺兵强盾”行动,以“市监青创营”为载体,组织开展了以“挺膺担当扬青春,勠力同心启新程”为主题的年轻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班。持续开展了3期市监青年“亮相”活动。积极开展“揭榜领题,创新有我”活动,43名中层干部揭榜,领取攻坚项目18个,为攻克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集中智慧、探索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