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投资服务中心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 海门区投资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1-27 14:15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强化链式思维,推动招商重点由“引资”向“引流”转变。①以“链式思维”推动跨江融合。坚持“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原则,发挥“资源”优势,持续开展招商大走访,吸引上海、苏南地区瞪羚企业跨江布局,打造“投资海门就是投资上海”招商品牌。②以“链式思维”推进产业发展。聚焦集成电路、船舶海工、风电装备、合成生物等细分领域,持续实施“采矿计划”,深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精准实现产业引流。③以“链式思维”布局未来产业。抢抓海洋经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新赛道,实施“灯塔”行动,特别在合成生物、氢能、高效光伏等领域大力招引和培育“灯塔”企业。

二、强化拓源聚势,推动招商渠道由“分散”向“系统”转变。①借势招商活动。精心组织“2+4+N”品牌活动,强化“一对一”对接,打造“创芯海门”“芯光智谷”等重点产业形象内容矩阵和IP。②借力合作伙伴。持续实施“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计划,建立“招商合伙人”制度,开展“走进海门·面对面”活动。③借引平台力量。加快优质平台载体建设,建立平台载体联盟合作机制,强化统筹协同、资源整合。④借资招投联动。依托区新质生产力母基金,加强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围绕优势产业设立专项基金,推动市场化资本招商运作机制,打造“基金+基地+产业链”模式。⑤借情乡贤资源。依托异地商会建立招商联络站,聘请优秀乡贤担任招商顾问。做活做大“乡贤回归”工程,推动资本回流、产业回迁、企业回归、智力回哺。

三、强化专技聚能,推动招商队伍由“行政化”向“市场化”转变。①搭建招商网络体系。整合部门、区镇、驻外招商局、科技人才发展集团以及社会化、市场化“合伙人”力量,打造“政府+市场”全体系招商网络。②选优配强招商队伍。不断强化驻外招商力量,优化调整招商成效评价机制,以实绩论英雄,推出“优秀案例”。③深化“招商菁兵”培育工程。放大“招商引资学习社”品牌效应,常态化开展理论研学、案例讲学、现场教学。

四、强化要素聚合,推动“政策洼地”向“集成高地”转变。①坚持“服务就是最好的招商”,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机制,以优质营商环境构筑强大的项目“引力场”。②创新构建政策体系。坚持政策跟着产业走,政策围着企业需求走,充分利用产业链、市场应用、金融服务以及制度集成等优势,不断提升政策的规范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体系化。③健全区级统筹、属地和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持续优化项目洽谈推进机制,严格周报、简报、直报制度,实施“周摸排、快反应、月调度、快签约”,以“争”“拼”“抢”的劲头持续激发项目攻坚突破的澎湃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