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投资促进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坚持“招商第一,项目为王”的工作理念,高点定位,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开创了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1.落地项目4个,分别为苏州通威、上海赛格、悦敏化妆品、宝忠塑料;签约项目8个,分别为香港新城城市综合体、巨晴水疗产观学研中心、电子银浆、乌克兰机械设备、化妆品电商园、高端幼教、一河两街夜海永、法国欧洲信托融资租赁;还有生物质发电、机器人设备、影视文化基地、3D打印中心、大学科技城、科姆润滑油等50个在谈较成熟项目。
2.全年开展大小招商活动34场。
3. 共接待或拜访客商150多人次,成功邀请到上海产业合作中心、上海一带一路考察团、苏商会、美国Pinnacle集团、宁波专家团、上海国资委、瑞士英普特中小企业考察团等多个团队客商来海考察,有效提高了海门的知名度。
二、主要做法
1.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抓实重点区域招商工作。一是局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局主要领导带队到德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厦门、苏州、无锡等地外出招商共25批次,拜访企业50家,针对具有合作意向的18个项目,积极与香港新城集团、上海巨晴水疗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会、上海匡宇电子、中节能集团、上海金盟集团、上海拉风娱乐等企业进行对接、洽谈,成功达成合作意向项目8个。二是继续抓实驻点招商。我们集中力量主攻上海,以小分队形式主动出击,对浦东自贸保税区、闵行、青浦、嘉定等地的外迁企业进行走访和跟踪。同时,充分利用驻沪企业协会、驻沪领事馆、会所律所等机构,积极宣传推介海门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及时了解投资信息,并邀请美国Kianco新能源、乌克兰伊万诺风能、澳洲麦卢卡等客商前来参观考察。先后组织参加了昆明南亚博览会、上海热处理装备与技术展会、上海汽车零部件展览会、世界智能机器人展览会、九八厦洽会、2016杭州国际电商博览会、第十八届中国工业国际博览会等展会,广泛接触展商,增加交流机会。
2.积极筹划宣传推介,提升对外招商知名度。一是召开专场招商推介会。成功举办了2016经贸投资洽谈会、苏州(海门)投资环境推介会、中韩(海门)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上海创新产业对接会等专场招商推介会4场、上海招商座谈会30场,将海门丰富的资源、厚重的文化、优越的环境、独特的区位优势等展现给了参会企业,发放招商宣传资料5000余份,让更多的人了解海门、认识海门、莅临海门,最终投资海门。二是认真接待好每一个外来客商,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访企业基本情况和投资领域,有针对性的宣传推介海门,今年以来共接待100批500多名客商,在接待中加强交流,增进感情,赢得商机。
3.坚持突出招大引强,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为进一步加大对世界500强的招引力度,我局把招商人员共分五个小组,重点对接世界500强在上海的办事处。结合我市产业招商重点,深入研究一批与我市产业有关联的世界500强企业,并逐一拜访。通过加强与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中介,获取项目信息。目前,对接世界500强工作正在逐步开展,已与美国金佰利集团在上海松江的金伯利纸业、德国博世、美国伊顿、德国ONTEC、三井物产、马士基航运等企业进行了对接。
4.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构建多元化招商格局。积极开展代理招商(中介招商、委托招商)等招商引资活动,主动接洽了美国波士顿咨询、戴德梁行、麦肯锡、上海开沙科技、地纬商机网、中国招商网、香港贸促会等中介机构,全面推进商业化招商、市场化运作的新型招商模式。目前与东方龙商务咨询公司签订了委托招商协议,与中国招商网、上海开沙科技、地纬商机网、苏州双甲基本谈妥并形成长期合作意向,依托他们强大的人脉资源,积极寻找项目信息源。
5.加强招商人员管理,打造专业招商队伍。一是整合招商资源,新设招商驻点。9月底,我市按照精干、高效原则从全市机关干部中抽调了9名业务素质好的人员充实我局的招商队伍,加上原有的招商人员,组建了8支专业招商队伍,分别派驻上海浦西、上海浦东、苏州、昆山、深圳、杭州、厦门、北京。目前,各驻点已投入到正常的招商工作中。二是组织两次全市性的招商引资培训。5月份组织全市230多名招商人员和名校揽才人员分两期赴华东理工大学参加招商引资培训班,特邀专家、教授和招商前辈进行授课,极大地提升了我市招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9月21日-24日,开展为期三天半的专职招商人员培训,对新组建的全市212名专职招商队伍进行系统的集中培训,有效地促进专职招商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更好地开展招商活动提供思想、知识、专业等方面的充分准备。三是为加强招商人员的管理与监督,要求招商人员手机安装移动外勤平台,每天进行位置签到,实行考勤管理,并将新获项目信息、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上报至平台。
三、明年工作思路
1.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强对海工装备、智能装备、能源装备、教育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海门新兴产业的产业链招商,招引一批该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落户海门,以龙头企业集聚新兴产业。
2.开展节会招商。依托驻外招商机构,开展专题招商活动,确保每季度开展一到两次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宣传海门,推介项目,以提高海门知名度。
3. 重点引进新产业。一是结合海门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东灶港国家级海产品交易中心两大国家政策的获批,加快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招商,加快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做强做优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强力扩张现代服务业能级,大力实施“互联网+”海门行动计划,推动海门智慧城市建设。二是利用南通市内唯一获批通用航空临时起降点的政策优势,加快搭建商务飞行、飞机4S销售、飞行驾驶培训、飞机观光旅游等航空产业平台,大力发展航空装备产业。三是在巩固工业招商的同时,加大对购物旅游、主题乐园、影视拍摄制作、体育文化推广等三产服务业的招商力度,配套上海周边游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4.加强科技人才招引。重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科院院士来海创业,以人才孵化科技创新,突破原有招商模式,打造海门人才、科技创业乐土。大力扶持企业创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扶持企业研发创新。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合作,鼓励联合办学,为海门发展提供各方面人才。
5.开展境外招商,将境外招商作为突破利用外资的主战场,加大境外招商频度。推进与省商务厅的合作,聘请驻外代表担任招商顾问。同时,选择世界500强部分企业,发展代理招商,多方位获取有效项目信息。加大在境外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开展招商推介会以及在日韩港台主流媒体、知名网站,开展海门形象宣传,扩大我市在境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6.突出招引重特大项目。加大对世界五百强、央企、国企的招商力度,争取在海门建设工厂或区域总部。
7.促进园区共建。加大与上海的园区共建,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为上海产业梯度转移提供发展空间。争取建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园区共建,打造科技孵化创业园。
海门市投资促进局
二○一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