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服务中心2010年工作总结和
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面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严峻形势和保增长促发展的繁重任务,招商服务中心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审时度势,放大优势,大举招商,上下同心,攻坚克难,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广泛捕捉项目信息
今年共接待及拜访客商200多批次,洽谈项目50多个。9个项目已注册或资金到帐,其中外资项目5个,内资项目4个:总投资2000万美元、注册资本1000元美元的欧尚超市项目已开业,资金全部到账;注册资本400万美元的宝木木业项目增资资金已全部到帐;总投资1000万美元、注册资本500万美元的安佩克钢结构项目已到帐资金75万美元;总投资200万美元、注册资本100万美元的保温容器项目正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本500万美元的兴盛农产品项目已完成公司注册;总投资2亿元的烟草香精项目已成功落户德胜工业园;总投资1亿元、注册2000万元的海盈花苑项目正在开挖、浇注桩基工程,即将开盘;总投资3000万元、注册资本1200万元在泽田工具项目已注册,设备安装中;总投资100万元的碳刷项目已落地悦来镇。另外,总投资3000万美元、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的深海养殖项目近期注册。
(二)积极开展招商活动
1、积极参与第十五届中国海门金花节活动。招商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职能及服务作用,加大工作力度,派出精干力量,全力服务和配合金花节组委会各项筹备工作。共邀请客商40人,签约项目5个。
2、承办海门(苏州)对韩投资环境推介会。4月底,招商服务中心承办我市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追江赶海,魅力海门”中国(苏州)对韩专题投资环境推介会。会上,邀请了40多位华东地区韩国商会的韩国企业老总。
3、参加龙腾江海·耀眼南通——中国·南通(上海)投资环境推介活动周,为推介会邀请了三家企业。
4、参加广州青年商会15周年庆典暨换届大会。8月13日,广州青年商会15周年庆典暨换届大会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召开,我中心当选为青年商会理事,使海门与青年商会有了更深的联系。会上,我中心向参加会议的700多名会员发放了《海门投资指南》,有效地宣传了海门,扩大了海门在商会会员中的影响,为开展招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配合海门工业园区8月20日在杭州举办城市建设投资说明会,我中心邀请了十几位客商。
6、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9月2日在深圳举办的投资环境推介会,邀请客商20人,并与深圳能新矿业集团成功签订了镁合金深加工基地合作意向书,该项目总投资1亿美元,注册资金3000万美元。参加南通在深圳举办的投资推介会,并邀请客商10人。
(三)广泛拓展招商渠道
面对日趋严峻的招商环境,我们发扬“强毅力行”的海门精神,想方设法拓展招商渠道,广开信息源,捕捉有效的项目信息。一是通过走访和电话联系,接洽更多的企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海实地考察;二是与一些商会建立联盟关系;三是通过当地的园区、乡镇、部门和街道,认识更多的投资商;四是继续聘用人脉关系广泛的招商顾问,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投资信息。
(四)学习成功招商经验
为完善管理、进一步提高招商效能和招商人员积极性,围绕“科学招商、绿色招商、效率招商”课题,我中心先后赴苏州相城区、泰州海陵区、姜堰开发区、宜兴商务局、青岛崂山区招商局考察学习。这些地区的发展给我们深刻启示:一是以超前思路谋划经济发展。有开放的思想才有开阔的视野,才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定位发展自己。我们考察的城市,从党委、政府到企业,都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大市场中,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确定发展目标,并以更加超前的理念和思路更加便捷的途径和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推进发展。二是以工业大项目牵引产业大发展。这些城市都把“工业立市兴市、强市富市”作为发展的重大战略,而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以工业大项目牵引产业大发展。他们千方引进工业大项目,百计扶持工业大企业,千方百计培育形成大产业。与这些地区相比,我们创造性工作的意识不强、招法不多、能力不足,对政策的研究不够,不能把政策用足用活,工作思路、措施推进落实力度不够,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加强队伍素质教育
为积极应对复杂变化的经济形势,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国家、行业准入条件的认知理解和把握运用的水平,增强招商引资实际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中心特邀国土、发改等部门就国家产业、海门重点产业发展以及涉及项目规划用地等方面政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指导。并组织全体招商人员赴四大园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从理论到实际,深入了解园区基本情况、掌握海门经济现状及产业政策。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我中心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学习,大家深刻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不要科学发展和怎样科学发展上达成共识,在推进招商引资科学发展上有了新举措,并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五种意识”:即机遇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开拓意识、大局意识。
二、2011年工作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实现海门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总要求,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各种有利机遇,从我市招商引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科学、理性、务实招商,在保证招商引资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努力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明显提升,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战略升级,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1、突出抓好“三个平台”建设
一是做大招商平台。采取网络招商与实地招商相结合,重点推进驻点招商和以商招商,组建强炼精干的招商队伍。借机构改革之机,优化人员配置,把那些会招商且善于招商又熟悉政策和业务、有耐心的骨干纳入招商队伍,推进招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坚持招商引资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人,采取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相结合方式,严格考评,鼓励为招商引资献计献策,强化有目的招商,避免盲目性。
二是做优服务平台。坚持服务至上,继续推进和深化“零距离”服务建设。2011年在继续加大服务力度的同时,将更加注重重点项目重点跟踪服务,为客商和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定期收集客商意见,及时进行处理和协调。成立跟踪服务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全体招商人员的培训力度,大力提升招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是做强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信息登记制度,除了本单位的项目信息及时登记外,项目信息科要加强对园区、乡镇项目信息的登记工作,做到分产业、分版块、分大小,便于整合,提高项目的落地率。
2、狠抓“三个落实”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一是狠抓制度落实。将《项目信息登记制度》、《简报制度》、《分局周计划上报制度》、《分局台帐制度》等相关服务制度,落实到岗,落实到人,细化量化,严格执行各项考评制度,进行奖先罚后。
二是狠抓项目落实。积极推进当年签约项目实施,特别是大项目尽快实施,促进成熟项目早注册、注册项目早到账,到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使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市。
三是加快项目跟踪服务人员的落实。重点项目由一位班子成员带头,一至两名一般干部进行跟踪服务,确定人员明确责任。
海门市招商服务中心
二○一○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