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区文广旅局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来源: 区文广旅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13 09:4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2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文明办的精心指导和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契机,以省级文明单位为新起点,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引领全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凝心聚力,驰而不息,深入开展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实现了精神文明创建与文化事业发展双丰收。

(一)工作成效

1.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文化馆组织“文艺轻骑兵”,赴城区学校开展“学雷锋”“植树节”等图片巡展;赴村居、海警大队等地开展送展览送培训活动;开展“学雷锋 树新风”全区中小学师生硬笔书法大赛并举办优秀作品巡展;开展“七彩的夏日”书画课堂、色织土布等系列活动;开展秋季公益培训课堂,推广全民艺术普及。截至11月底,文化馆举办线下活动60场、活动人次25万,推送线上培训、展览25场,受众3.8万。

图书馆拥有一支优秀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全年共举办“送书、送展览、送培训”志愿服务、全民阅读志愿服务、“蒲公英”小志愿者基地志愿服务等8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每人160小时,服务读者6000多人次。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图书馆举办了“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 回望全面小康建成路”图片展、“喜迎二十大,强国复兴有我”专题亲子读书会、“童心永向党 快乐伴成长”红领巾读书征文、“喜迎二十大 阅读新时代”海门区职工“云诵读”视频征集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截至11月底,图书馆举办线下活动202场,活动人次14.2万,推出优质线上资源198批次,受众9.4万。

为传承推广创新海门山歌非遗文化,海门山歌艺术剧院将文化惠民演出和濒危戏曲剧种传统剧目展演有机结合,加入政策宣传和便民服务,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送戏下乡,送到百姓家门口,真正达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今年以来共送戏92场,力求以文化振兴为精神支撑筑牢乡村振兴基础,让党的声音和政策真正落地落实。

2.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公民道德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在图书馆一楼大厅设置道德模范宣传阵地,及时选树山歌剧院虞垒钧同志坚守一线、执法大队黄杰同志拾金不昧等身边的先进典型,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图书馆常年开展公民道德讲堂“海图大讲堂”,邀请本土各行业专家学者向市民免费开讲。开展“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主题讲座暨全区道德讲堂总堂示范活动,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节约观、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组织开展6场家长夜校讲座活动,科普家庭教育知识,引导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3.聚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图书馆持续加强少儿馆藏建设,一方面注重少儿读物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另一方面侧重购置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书籍,使少儿读者在阅读好书的过程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区文化馆开展“缤纷的冬日”“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系列活动和“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让传统技艺类手工沈绣、非遗竹木雕刻等项目走进学校,举办通东民歌传承讲座等多种形式,充实学生校内外生活,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认识。

4.加强对行业各单位巡查,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效。进一步推动行业单位抓好常态化、长效化文明创建工作,开展“1+N”式巡查督查,对照文明创建要求逐项对标找差,确保各点位宣传到位、环境整洁、服务规范。今年以来共出动检查人员2900多人次,检查文化娱乐场所、星级饭店、A级景区等文旅经营单位1356家次。

(二)特色亮点

1.注重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全覆盖建设,完成村(社区)文化礼堂、百姓舞台建设19家,累计建成133家。制订出台《海门区农村文化礼堂、百姓舞台星级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阵地使用效能。推动已有文化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区图书馆、三星镇综合文化站、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被评为南通市2022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海门书城、海门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为2022年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先锋小剧场成为南通示范小剧场培育对象。

2.注重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精心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各类文旅活动,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有序推进文化“四送”活动,1-10月共完成送戏231场,送培训8896人,送展览31场,送书21462册。统筹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依托“江苏公共文化云”和图书馆、文化馆微信平台,推出线上阅读、线上学艺、数字展馆等多元化线上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疫情期间人民群众多样化、“零接触”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全年共发布12个线上云课堂,推送20个直播展演,举办线上社教活动68场,点击率超200万人次。

3.注重文化环境净化。持续创新监管模式,重点聚焦艺培机构市场准入、未成年人保护和意识形态领域,实行日常检查+“双随机”检查,推动监管关口前移,用好红黑名单制度。持续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重点做好扫黄打非、校园周边整治、营业性演出和艺术品经营整治等专项工作,净化市场环境,确保文旅市场和行业平安稳定,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

(三)下步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区文广旅局将围绕以下几点抓好工作落实:一是进一步强化全领域文明志愿阵地建设,带动各党支部、各科室(直属单位)、个人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其中,提升共建共享的热情与积极性;二是进一步注重文明实践活动常态长效开展,强化规划部署、措施细化与督促检查,确保文明实践活动与文明单位创建有机融合,以活动的推进展现文明创建成果;三是积极创新活动形式、内容,用形式多样、润物无声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凝聚人心,彰显文广旅系统特色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