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信访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建在统资源、优治理、聚人心等方面的优势,全域构建自上而下精准赋能、自下而上激发动能相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书记抓信访,头雁压实共治责任。强化“三级书记抓信访”责任体系,持续增强各级党组织在信访工作中的定盘星和压舱石作用。突出“一把手”主管主抓,坚持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责任单位定期发言制度,明确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主管信访工作;落实村居分级管理,推动村居党组织书记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守土尽责。突出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区、镇两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制度,区四套班子领导及法检“两长”每月接待来访群众,乡镇、区级机关重点部门实行“书记接待日”制度。突出党员群众群防群治,深化支部带领、党员带头、骨干带动、群众紧跟“三带一跟”机制,实行村(社区)党员“一户十联”管理。
力量下基层,全域汇聚共治合力。推行力量下沉全域网格,区级机关挂联村居、乡镇机关挂联网格、村居党员干部联户,通过上门走访、结对帮扶、实体化解、依法处理等方式,敢“啃骨头”、敢“理旧账”、不走过场,推动“案结事了”。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乡镇网格为基本单元,组织驻村居干部、村居工作人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微网格联络员等力量常态化开展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隐患建立详细台账并动态更新,分类别制定化解方案,确保工作不断档、责任不断线。用好“杨大姐工作室”“老支书工作室”等平台,选聘党性强、经验足、威信高的老同志担任人民调解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第一线。
探索新模式,系统打造共治体系。推进信访工作力量融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体系,建好用好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推动群众信访诉求“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深入开展“服务零距离,政民心连心”——“局长(党委书记)走进12345”主官接诉专项活动,现场回应急难愁盼、受理市民诉求、会办民生难题。探索多元化“访调对接”,打造“3+14+3N”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强村级综治中心,推广“红色物业+红色网格”联建模式、“警格+网格”融合模式、“社会治理联盟”模式,推动为民服务创优、平安法治共创、治理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