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8年度安全工作四项工作计划的通知
来源: 海门市烟草局 发布时间:2018-08-14 17:19 累计次数: 字体:[ ]

关于印发2018年度安全工作四项工作计划的通知


                     
附件一:
2018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树立100减1等于0的安全意识,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全面落实国务院、国家局和省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系统工作会议精神,以省局党组楷模战略为指引,继续深化南通烟草“全国一流、全省先进”的战略定位,以“防火灾、防爆炸、防人身伤害、防重大交通、防群死群伤责任事故”为重点,引入“互联网+安全”概念,以创新责任制体系,深入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应用安全信息化系统,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建设专业安全队伍,建立立体式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安全风险防控目标,为海门烟草全面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一、树意识,促进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法》,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始终把安全作为生产经营中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各部门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把领导、组织、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科室、中转站、稽查中队、服务部直至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在管理中严格考核。要通过各部门、各岗位切实落实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来确保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
二、重基础,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进一步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全面加强烟草行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安全基础设施常态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各类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各类安全基础设施配置齐全,管理到位,运行有效。
在新建、改建、扩建中,综合办公室要严格把关,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落实到位;要加强各类安全设施以及生产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严格落实特种设备、电气设施、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防止出现设备、线路故障或缺损问题,保证生产设施设备安全性能达标。要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定期进行防雷防静电设施、压力容器、仪器仪表的安全检测检验,始终保证各类生产设施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切实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三、严管理,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要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以防火安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电气设施、建筑施工、出租房、职工食堂等为重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消除容易引发重大事故的各类隐患和问题。要认真落实危险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重点危险源动态监控和隐患整改机制,集中力量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和突出问题,切实降低事故风险。安全检查和考核中,要将基层管理和基础工作作为重点,严格执行《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基础管理评价标准,促进企业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要严格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对安全责任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对安全管理不到位或存在明显缺陷的部门,要依据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进行严格考核,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促规范,深入推进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按照YC/T384《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标准要求,要积极组织开展复评,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复评得分达到850分以上,保持安全标准化二级水平。
按照国家局、省局、市局要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达标工作,切实按规范要求,按“精实、精细”原则,推进安全生产精益管理,组织开展岗位类别和评价单元确定、岗位规范制定、岗位规范学习培训和推进活动、评价单元自查、部门达标自评等,扎实组织开展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三个层面上的人员行为达标,切实把岗位安全达标落到实处,取得明显成效。
五、强素质,加强基层安全管理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对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认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要认真落实“三级安全教育”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培训档案,使从业人员满足本岗位对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做到依法上岗。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基层一线部门负责人的安全培训,确保部门负责人具备相应的岗位安全资格,增强基层一线部门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能力。
六、上水平,稳步推进管理体系、安全文化、信息化建设。
结合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强化体系管理的理念,坚持规范执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工作闭环管理。在体系运行中重点要做实、做好安全生产法规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危险源管控等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体系内审,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做到有效运行。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及《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南》,结合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正向激励为主,教育引导员工遵章守纪,强化安全行为塑造,促进良好安全习惯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和氛围,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跨上新水平。

附件二:
2018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为加强消防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筑实局(分公司)消防安全“四个能力”(预防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单位组织人员逃生疏散能力、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有效遏制火灾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紧紧围绕消防安全工作,在市局(公司)和海门市公安消防机关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消防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确保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促进局(分公司)的全面发展。
二、消防安全目标
1、消防安全做到“一明确、三建立、五规范”的总要求。“一明确”,即明确消防安全职责;“三建立”,即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完善消防档案;“五规范”,即规范防火检查和隐患整改,规范消防控制管理,规范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规范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规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2、人人关注消防、人人参与消防、人人学会消防,一般员工达到“懂灭火设备使用,会扑救初起火灾;懂自救逃生技能,会组织人员疏散”的“两懂两会”要求。消防员达到“懂消防设施设备,会操作使用;懂火灾应急处置程序,会组织扑救火灾;懂消防安全常识,会检查隐患”的“三懂三会”。消防安全管理人达到“懂消防法律法规,会部署消防工作;懂消防设施设备,会查改火灾隐患;懂消防知识,会组织员工培训;懂火灾应急处置,会组织灭火演练”的“四懂四会”要求。
       三、消防安全管理原则
    “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
       四、消防安全指标
    1、火灾事故为零。
    2、全年消防安全检查计划完成率100%。
   3、进行火灾危险评价,消除火灾隐患,杜绝事故发生,确保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火险隐患整改率达100%。
   4、建立消防安全管理体系,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5、消防设施及器材完好率达100%、员工会使用率100%、全年消防设施法检率100%。
    6、重大危险源及关键装置每年1~2次火灾事故灭火和疏散演练。
    7、消防安全台帐、档案建档率100%。
       五、消防安全工作重点
    (一)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会议和消防安全检查。
   1、每季度召开消防领导小组会议,布置消防工作,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把消防安全工作贯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位员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2、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工作培训。主要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消防知识水平,懂得火灾的起因、火险的预防、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火场自救逃生方法等。
   3、每月一次检查由专人对消防器材及设施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器材及时更换处理。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员要经常性的对本管辖区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及时派人解决处理。
(二)建立完善火灾隐患预防和整治长效机制,提高各部门的预防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
   1、要建立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保证单位消防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2、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原则上每年不少于4次。应结合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源、防火重点部位及消防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消防安全五项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消防法》规定的单位消防安全十一项职责,组织消防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做好隐患整改工作。
3、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负责签订和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一线部门、重点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明确各自职责。
4、督促所属部门依法建立落实防火检查巡查制度,落实逐级和岗位防火检查责任(每日要进行防火巡查、单位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部门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6、督促各部门立即整改消除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部门及仓储客户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要逐级报告。
(三)加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设,着力提高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做到“火情发现早、报告早,小火灭得了”。
1、各部门建立志愿消防队;
2、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灭火救援预案应适时修改,确保有效、适用。
(四)加强疏散逃生演练,着力提高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
1、督促各部门加强对员工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使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线路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
2、督促各部门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五)开展全员消防大教育大培训,着力提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
1、督促各部门规范消防设施器材标识,落实消防安全“三提示”要求,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
2、督促各部门完善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使员工掌握消防基本常识和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要加强对新入单位员工、重点岗位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教育。
3、组织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参加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六)编制、落实消防工作计划。
1、各部门落实义务消防队员名单;
2、制定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3、制定义务消防队员培训计划;
4、员工消防救护安全知识培训计划;
5、各岗位消防救护应急演练计划;
6、防火领导小组名单。
(七)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
要加强消防管理,包括消防设施器材检查、员工安全规范操作检查,特别是用火、动火、车辆、用电防护等产生火花的严格监控检查。电工要加强对局(分公司)内用电设施、设备、各种用电器、线路的安全检查,防止私自乱拉电线,防止用电设备、用电器损坏、电线短路引发火险。
(八)完善规范消防档案。
认真、无误的填写消防档案内容;对每日巡查、每月检查做好记录;对整改后的情况(包括:购置、更换灭火器、疏散指示、应急照明等消防器材)做好记录。
(九)消防费用预算
      1、检修消防水栓,预计费用1000元;
      2、电路维护维修,预计费用5000元;
      3、防雷设施检测,预计费用1000元;
      4、灭火器充药108个,预计费用4300元;
      消防费用预算共计1.2万元。


附件三:
2018年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为切实抓好我局(分公司)2018年的交通安全工作,全面完成市局下达的交通安全目标任务,现结合海门市烟草实际,特制定2018年交通安全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确保交通安全,杜绝我方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经局长(经理)室研究,决定成立局(分公司)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组长由徐建春担任;副组长由陆卫国、俞华担任,其中俞华为分管领导;成员由姜雪峰、黄士杰、张柳、施珊珊、张志新、张洁担任。
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交通安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姜雪峰;施骏同志任交通安全管理员兼车辆管理员。
三、工作措施
综合办公室作是局(分公司)交通安全管理的牵头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职能;要加强同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交通安全管理的格局,确保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1、建立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网络,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2、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专题研究交通安全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工作有考核。
3、与本单位所有驾驶员签定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确保安全无事故。
4、建立本单位所有驾驶员、车辆安全档案,便于管理。
5、加强对员工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其交通安全意识。
6、为驾驶员创造条件,确保其按时参加每月一次的交通安全例会的学习。
7、提醒驾驶员按时检修车辆,确保其状况良好;同时,定期邀请汽修厂人员上门对所有车辆进行检查,以防患于未然。车辆维修实行定点,维修费用要控制在20万元以内。
8、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硬件建设,以便确保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9、认真做好市局及交通管理部门布置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附件四:
2018年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计划
2018年,我局(分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将以继续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中心,全面落实市局(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等有关标准规定,进一步完善职业危害防治各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控制职业危害因素,提高全员职业危害防治意识,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依法保护职工健康权益,切实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提高全员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制定职业健康教育计划,在全员中普及职业病防治法有关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全员整体职业卫生素质。
二、做好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完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资料,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各项工作。
1、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真实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
2、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拟拔出经费1.8万元,对全员进行健康体检,体检率达到100%;
三、进一步建立完善职业危害专项管理制度;
四、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其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