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政府工作思路
来源: 余东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7-09 10:34 累计次数: 字体:[ ]

余东镇将立足全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与安全稳定两大主题,坚持产业发展与古镇保护开发协同推进,统筹发展与安全,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靶向发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抓经济发展上。一是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布局。聚焦构建“3+1+X”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明确X为2个未来产业布局,即半导体与机器人产业。依托国科(智港)平台、借力国企资源【已与科技人才集团和江苏农文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用“请进来”的模式,通过将上级部门“请进来”会商,出谋划策;将三方机构“请进来”汇报,评估问效;将科研院所“请进来”路演,聚智聚才,不断壮大余东发展的智囊团、提升发展的内生动力。二是持续加强项目招引力度。围绕镇既定“3+1+X”现代产业构建目标【即智能消费品、高端装备、数字制造3大主导产业;1个农文旅特色产业;半导体与机器人2个未来产业布局】开展精准定向招商,通过“走出去”加大招商力度,瞄准长三角城市群,充分发挥好“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手段,积极对接商会资源,在上海、苏州等地开展招商专题推介,挖掘中西部地区项目资源,加强对接联系;与开发园区开展联合招商,通过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实现项目双算,确保下半年新签约重特大项目不少于1个。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程。秉承“优化服务、保障进度、力求创新”的核心策略,提升项目帮办代办效率,确保新落地项目早拿地、早开工。紧盯重特大项目施工进度,确保胜嵘科技、立成涂装年底如期竣工。服务明旭新材、圆方达精密机械、中微能能源装备等盘活闲置厂房项目按期达产。保障天力锌业、夏克体育等改扩建项目年底保质达效。四是锚定指标提升经济质效。深化经济运行常态化调度机制,紧盯希诺、宏胜等重点企业,做好亿峰、夏克等负增长企业服务,“一企一策” 助力纾困。针对堃润、升昊等成长型企业及服务业项目定制服务清单。同步推进天力锌业、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嘉林展览等拟进规企业,确保三季度纳统达效。

在推古镇文旅上,一是深耕古镇建设厚植文化。推进古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引入社会资本,完善开发规划方案。实施古镇风貌提升工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推进古镇外立面整治,确保8月底前完成古镇南城门余东老邮局修缮。打造街巷入口空间,建设特色文化街区,讲好古运盐河历史故事,7月完成招商及文旅推荐宣传片拍摄。推动非遗进景区,建设非遗展示馆、体验区,构建古镇非遗集群,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二是精创文旅活动激活消费。加强与文广旅局、江海农文旅集团合作,推进古镇品牌建设,对接“苏超”海门足球资源,开发“看比赛、游古镇”特色旅游线路。依托余东剪纸馆、老街梨园、非遗漆艺工作室等业态,推动非遗元素转化为文创产品,以文旅IP赋能实体经济。利用现有业态举办引流活动,全年力争引入2-3家门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消费链条。三是聚力资金争取强化保障。精准把握政策机遇,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破解古镇发展资金难题。吸引本地企业家、在外能人参与古镇开发建设,推动古镇及周边配套协同发展。重点瞄准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四类”资金,深化研究、做足项目储备,9月底前完成专项债申报资料筹备,10月申报明年第一批专项债。将资金用于历史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提升及古盐场核心区场景复原,为古镇建设筑牢资金支撑。

在谋乡村振兴上。一是聚焦做强农业产业。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根基,推进国科标准化厂房购置项目,紧盯谷久农庄等重点农业项目招引落地。筑牢粮食安全屏障,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年完成7.25万亩秋粮播种任务。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资源+市场”联结型产业集群发展路径,打造“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化模式。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做好欣乐露地蔬菜合作社、2.8万亩省级玉米绿优基地、万昌家庭农场续展申报,年底前完成全部材料报送,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二是紧扣绿色生态宜居。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特色”乡村风貌,彰显田园肌理与乡土韵味。推进水系综合治理,实施沟河疏浚、涵洞修复等水利工程,筑牢水安全屏障,做活“水生态”“水景观”文章。深化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全面摸清改厕资金使用底数,探索“建管并重”长效管护机制,推动无害化户厕改造提质扩面,以“小工程”撬动乡村宜居环境“大提升”。三是紧盯民生基础建设。夯实民生底盘,推进农房改善工程,实施“统一风貌、提升品质”专项行动,强化农房风貌管控与配套设施升级。加快聚凤苑安置小区二期建设,确保年底主体结构封顶,同步有序推进树勋老镇区改造工程,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城镇宜居品质。推进黄毛蟹河生态河道治理,确保年底前完成9万方土方开挖任务。

在稳社会治理上。一是严抓矛盾化解筑牢安全根基。依托“凤城德法”通解室品牌、希诺公司企业调委会,锚定创建“全市信访工作示范乡镇(街道)”目标,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一案一策”,精准制定化解方案,确保矛盾纠纷化解率超95%、12345工单满意率达95%以上、网格化知晓率突破90%。借势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群众对综治工作的知晓度与满意度。二是深化社会保障兜牢民生底线。继续推行“首问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办事制度,依托“便民服务团”,下沉企业、村居开展政策宣讲、业务代办、技能培训等服务,打造“零距离”便民品牌,破解群众办事难题。聚焦就业保障,举办专场招聘会,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动态管理困难家庭数据库,以新北村友邻互助慈善基金为试点,逐步推广至全域,夯实民生保障根基。三是狠抓安全生产守牢安全防线。聚焦工贸企业,完成下半年20家企业“邀约式”服务指导、6家精准执法检查、30家作业现场抽查及110家较大风险监管扫码检查,督促BC类企业完成节假日安全承诺。强化全链条治理,确保实现10个“厂中厂”园区、21个电动车销售门店、3个高层建筑小区隐患排查全覆盖。节假日期间对风险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三、四季度巡查率达100%。

在严作风建设上。一是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镇村干部日常监督,紧盯工作纪律与作风,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依托廉政算账月等活动载体,开展廉政书画展观摩、家风课堂宣讲、专题学习研讨等多元教育,筑牢干部廉洁自律思想防线。二是优化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深化“青余课堂”品牌建设,落实积分制动态管理,精准提升干部综合素养。常态化开展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半日调研,用好“民情日记本”,推动干部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健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从优秀年轻农村干部和乡土人才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确保年底前完成村(居)“两委”换届筹备工作。三是强化岗位责任落实效能。紧盯“十二项专项行动”重点任务、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重点针对“庸懒散慢拖”专项行动,打好党员干部能力作风提升攻坚战。紧盯不愿作为、不敢作为、不善作为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