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悦来镇紧紧围绕“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护、高效益产出”这一目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狠抓落实,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已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9.66万由,高标准农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达92%。我镇“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的经验做法受到农业农村部和省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一、坚持规划先行,做美做靓高标田“布局”。按照“综合性、实用性、可行性”原则,对项目区进行统一规划、科学设计,确保建设一片、成功一片。“实地考察”学习好经验。组织村支部书记赴苏州太仓、泰州姜堰等优秀示范区实地观摩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树牢农业现代化发展理念。“竞争立项”确定项目区。鼓励各村积极申报项目,同时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土地流转、产业结构等因素择优选定项目区,打好高标田建设基础。“自下而上”完善最终稿。严格落实“政府引导不包办、部门指导不拍板、群众表决说了算”的模式,通过听取意见、现场规划、上会讨论、专业设计、专家评审等环节,确保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聚焦质量保障,做大做响高标田“品牌”。坚持“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资,提高质量,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扎实做好小块耕地整理、河道整治、拆旧拆废等工作,科学配套田间工程,大力实施土地平整和开沟并窕,不断提高土地流转率。“十三五”期间,我镇高标田项目区成片土地流转率达80%以上。联动人居环境整治。将高标田建设与村庄绿化、水环境整治、农路提升、畜禽养殖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并以“三清一改”为重点,清单式推进周边环境整治,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现象,进一步提升项目区整体形象。强化质量全程监管。建立“四位一体”安全质量监管体系,自觉接受上级督查,支持配合专业监理,主动加强现场管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保质保速推进项目建设。
三、注重建后管护,做优做强高标田“效益”。将高标田建设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紧密联系,严“管”厚爱,从“绩”考量,写好高标田建设“后半篇文章”。扎实做好建后管护。严格按照区管护办法,实施项目区精细化管理,注入镇村巡察力量,每周定期巡察,做到问题早发现、早交办、早解决,确保发挥长久效益。壮大培育经营主体。推进新型合作农场建设全覆盖,出台扶持激励政策,因村制宜培育经营主体,重点打造100-300亩规模的家庭农场集群。截至目前,我镇已建成21个新型合作农场,目前全镇25个村建立新型合作农场,实行村集体经营的模式。特别是保民村2050亩的新型合作农场,是海门区最大规模的新型合作农场,村集体种植了小麦水稻,以江苏沿江农科所等科研院校为技术依托,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达到吨良田的标准,2021年村营收入达200万元。鼓励全方位开展村企合作,保民村引进孝仁堂文旅项目、普新村引进金色庄园草莓项目、同善村引进强盛农业、安庄村实现村企共建现代农业园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