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住建局2024年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总结
来源: 南通市海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发布时间:2025-01-13 15:40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区住建局上下严格对照政协提案办理的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办理实效,以提案办理为契机促进住建工作质效的提升。全年区住建局共承办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提案55件,其中主办43件(含1件重点提案),协办12件。主要涉及建筑业发展、小区物业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燃气安全、农村自建房管理和危房改造等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已完成所有承办件的办理答复工作,满意率为100%。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

一是把好审阅关。为切实做好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我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构建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单位)具体办的责任机制,将任务分解到条线、责任落实到科室,确保责任清晰,办理高效,组织有力。二是把好督办关。严密制定考核细则并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专人负责跟踪督查和答复工作,做到“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保质量”,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监督体系。三是把好答复关。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程序、格式和行文要求进行答复,凡涉及多部门职能的问题,主动联系相关主协办单位,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重点热点问题解决。

二、强化沟通,规范办理

办理前,通过电话、信函、座谈、走访、实地调研等多种途径主动与委员沟通,充分了解所提提案的办理要求,在协商互动中达成办理共识。办理中,对提案涉及的具体问题,深入实地调研,掌握真实情况,科学制定办理工作方案,对能解决且具备条件解决的建议,集中力量,第一时间解决;对暂时难以解决的建议,创造条件争取多方支持逐步解决。办理后,及时征询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努力实现“提案办一件,沟通深一层,共识增一分”,切实提高提案办理质量,真正做到把政协委员的智慧结晶转化为推动住建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果。

三、注重转化,长效落实

(一)坚持与中心工作相结合。持续推进建筑业发展、市政工程建设等委员和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工作,全力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建筑业发展方面。我局承办提案中涉及建筑业发展方面共7件。近年来,受房地产调控等宏观环境影响,全国建筑市场总体规模收缩,我区建筑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为统筹服务好全区建筑业企业,我局采取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发展困境。一是持续开展表彰激励。召开海门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表彰2023年度金银铜牌企业19家、优秀建造师50位,进一步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二是组建建筑业服务办公室。为企业提供资质升级、产业招商、金融支持、司法保障、农民工欠薪等服务,走访建筑企业235家,召开对接协调会5次,协调解决司法诉讼等问题38项。三是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建立健全局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机制,对全区235家二级以上资质建筑企业开展挂钩服务走访活动,动态了解发展情况和问题诉求。四是加强政策引领。出台《海门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海门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奖励办法》以及《南通市海门区领导挂钩服务建筑企业方案》,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诉求。五是加大企业培育。以全省建筑业企业资质延续、换证工作为契机,全面梳理我区421家三级资质以上的建筑企业对照资质晋升标准要求,做好业务指导和服务工作。

市政建设方面。区住建局在牵头推进江海路、北京路西延、中医院新院等重点项目的同时,持续关注地下管廊、污水管网的建设,不断改善城市品质。强化污水管网建设,有效缓解积水问题,显著提升市政排水效率。一是对近年易涝片区开展回头看,尤其是对积水点位开展工程措施,完成青海路(长江路-瑞江路)、珠江路(青海路-秀山路)、长江路(南京路-上海路)、秀山路(海兴路-富江路)等排水管道的提标改造,对缺失管道进行新建,对老旧管道进行改造,完善排水管网系统,较好解决了上述道路及周边区域的积水问题。二是建成日新小区1处与通源片区3处强排泵站,采用远程自动化控制方式,并增设了3台应急发电机,全方位保障了这两个低洼易涝片区排涝安全。三是建立防汛排水信息化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整合排水信息,形成“一张图”管理,实时掌握天气雨情及管道、河道液位变化,提升智能化管控水平。四是严格实行防汛应急响应和24小时值班值守,组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与演练,确保汛期快速响应,有效应对城区内涝。五是开展城区市政排水管网养护工作,全年已疏通养护城区市政排水管道165公里,对发现破损的嘉陵江路、河海路、民生路等8处管道进行全面维修,累计疏通养护排水管道260公里,开挖修复管道1117米、非开挖修复34处、清掏雨篦子5100多个、更换大型雨篦子1511个,发现并改造道路积水点120个,全力保障城区排水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坚持与民生福祉相结合。将提案办理工作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紧密相连,确保真正惠及民生。借鉴吸收“关于规范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按照“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提高群众居住满意度”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物业管理提档升级。一是坚持先进示范引领,树立行业新标杆。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物业管理特色品牌;锦尚名苑、广和苑小区创成市级示范物业管理项目,成为全行业学习标杆,推动物业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二是优化矛盾处置渠道,有效化解群众矛盾。充分运用属地“有事好商量”工作平台,组织市监、消防、社区等部门现场调处矛盾纠纷32起。三是紧盯小区安全重点,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深入开展“打通生命通道”、“小区消防安全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对电梯入户、楼道停放、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累计检查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657处,发现违规停放、占用消防车通道等行为283处,清理杂物1258处。四是整顿行业违规行为,促进企业规范管理。组织开展物业用房使用情况及公共收益(能耗)收支情况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企业自查、部门抽查的形式,督促企业规范管理。五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试点物管新模式。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汲取崇川区先进物管经验,完成青海路德兴苑、复兴新村北区、海兴新村“物业服务社”试点工作。六是鼓励小区业主自治,加强业委会组建力度。邀请南通市行业专家,对街道、社区物管干部及业委会成员就业委会成立和履职等方面进行知识宣讲,点对点指导区镇、社区党组织及物业管理人员解决业委会成立和换届中的常见问题,助力22个小区成功设立业委会。

(三)坚持与安全生产相结合。集中力量做好燃气安全、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建筑外墙外保温安全3个“一件事”全链条整治。全年开展5轮燃气企业全覆盖检查,发现整改隐患问题234处,打击“黑气窝点”2处、收缴钢瓶111个、行政拘留2人;排查整改车库、高层违规用气260户,督促落实风险隐患整改闭合;高层建筑消防隐患排查1804栋,排查完成率99.4%,对170栋房屋的消防问题隐患进行技术判定;实行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登记管理制度,专项检查在建项目5家,大幅提升城建领域安全生产水平。

下一步,区住建局将坚持以提升办理质量为主线,进一步建机制、明责任、抓落实,继续把提案办理工作作为接受民主监督、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充分吸纳委员的真知灼见,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心关切,真正起到“办好一件,带动一片”的效果,努力将提案办理成果转化为促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工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