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侨胞万里寻祖 正余村干部用微信找到
来源: 中国海门 发布时间:2015-05-19 16:23 累计次数: 字体:[ ]

           昨日,远在澳大利亚的张瑶向正余镇青正村党总支副书记陶俊荣发来了微信,对陶俊荣帮助其找到祖籍地表示感谢,并说将于今年圣诞节期间带父亲回海,希望能见到自己的亲人。

 

      今年50多岁的张瑶在澳大利亚一学校任教。她的父亲张海洪已80多岁,在他4岁那年离开了家乡,来到上海,大学毕业后就前往澳大利亚,并在那里定居。虽然长期居住于澳大利亚,但老人一直想念着家乡,3年前,他曾回到海门寻根问祖,但没能找到。返回澳大利亚后,老人思乡更切,时常念叨记忆中的家乡。张瑶为了却父亲的心愿,决定寻找父亲的祖籍地和家乡的亲人。她委托了上海的朋友黄兴中帮助打听。

 

      张瑶告诉记者,因父亲离开家乡时年纪尚小,记忆比较模糊,随着时代的变迁,海门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镇经历了多次区划调整,村名、镇名都与原先不一样了。她多次询问父亲,祖籍地到底在哪里,但父亲只说,好像是余东。去年黄兴中通过网络查询到了余东镇政府的电话,并与该镇取得了联系。余东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派专人接待了黄兴中,并多方寻找,但仍未能找到。今年张海洪提到祖籍地好像叫余东大岸桥,黄兴中多方打听,了解到大岸桥并非属于余东镇,而是现在的正余镇,便又来到该镇寻访。在此过程中,他遇到了陶俊荣,陶俊荣答应帮忙,并添加了张瑶的微信号。从此,两人时常通过微信沟通。

 

      陶俊荣说,张瑶的父亲今年已80多岁,照此推算,认识他的人今年至少也已年过八旬,而且时间过了这么久,要找到认识他的人十分困难。但他们的祖坟还在,可以从祖坟入手,寻找线索。经多次联系,陶俊荣确定了张瑶的爷爷叫张上轩,奶奶叫于姜娥,祖坟在大岸桥第五大队公墓内,而这一公墓就在青正村。今年3月份,陶俊荣组织人员对公墓的杂草进行了清理,终于找到了张上轩的坟墓。由此确定,张海洪的祖籍地不是余东,而是正余镇青正村。陶俊荣又根据张海洪的名字,从海字辈中寻找他确切的祖籍地,1个多月后,基本确定为青正村13组。

 

      祖籍地找到了,但老人希望能见到自己的亲人。陶俊荣跑遍了青正村13组的每一户人家,但他们对张海洪基本没有记忆。张瑶说,她的爷爷有个哥哥叫张上逵,张上逵的后代可能定居于上海。陶俊荣又发动上海的朋友圈,寻找张上逵的后代,先后确定10多名疑似对象,但都被一一排除了,目前虽然还没有结果,但已有了新的线索。“圣诞节前一定能够找到。”陶俊荣对此很有信心。

 

      张瑶对家乡人民帮助寻根十分感谢,表示圣诞节回来后,将尽自己所能,帮助家乡的发展。前段时间,张瑶还想寄些钱物给陶俊荣他们,但被谢绝了。陶俊荣说,他也是青正村人,作为一个村的父母官,就是要对每一个百姓负责,只有这样,百姓才能记住他们,才能更好地支持村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