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忠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自查评估报告
来源: 海门市悦来镇 发布时间:2016-12-01 16:50 累计次数: 字体:[ ]

纳入环境保护登记管理建设项目
自查评估报告
建 设 单 位:南通忠联紧密锻造有限公司

填报日期:2016年 10月 18日


填报说明

1、报告一律用钢笔/签字笔或电脑打印,字迹清晰、工整、不得涂改;
2、该表一式三份(企业公章复印无效),自查评估企业所在地镇(开发区、街道)、区环保局、申报单位各留存一份。

承 诺
我公司(单位)已组织开展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自查评估,现承诺如下:
1、我公司(单位)已经知悉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等各项环境保护管理要求,本表所填报资料完全属实,如存在瞒报、假报等情况及有此导致的一切后果,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2、通过开展自查评估工作,我公司(单位)已针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制订了环保改进完善措施。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将认真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各项环境管理要求,确保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自查评估单位法定代表人(盖章、签字):
联系电话:

 


1 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 工矿机械配件、汽车配件及摩托车配件、锻压件
建设单位 南通忠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海门市海永镇海兴路76号
占地面积(平方米) 33000
行业类别 【C3391】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
项目定员 95 年工作小时 2400
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 陆友荣 联系电话 
建设项目联系人 陈健 联系电话 13601829722
项目总投资7175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400万元 环保投资比例 5.6%
废水处理投资  万元 废气处理投资 / 万元
噪声处理投资  万元 固废处置投资   万元
生态、绿化投资  万元 其它处理投资 / 万元
环保设施设计单位 /
环保设施施工单位 /
建设项目开工日期 年 月
建设项目投产日期 年 月

2 项目选址及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管控要求相符情况
2.1 项目选择
项目选址于海门市海永镇海兴路76号,所占用土地为工业用地,项目周边环境概况为东侧为南通市崇海锻造有限公司,西侧为鸽龙河,南侧为海永并线厂,北侧为砖瓦厂。
具体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1,周边环境概况见图2.1-2

2.2 选址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相符性
根据项目概况:东侧为南通市崇海锻造有限公司闲置厂房,西侧为鸽龙河,南侧为海永并线厂,北侧为砖瓦厂。
表2.2-1  海门市生态红线区范围
红线区域名称 主导生态功能 红线区域范围 面积(平方公里)
  一级管控区 二级管控区 总面积 一级管控区 二级管控区
江海风景名胜区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  沿江风景区,范围为:东至青龙河以西700米,西至浒通河以西700米,南临长江,北至长江堤岸100-800米处;自然人文景观区,范围为:快活林山庄、张謇故居、证大感官公园、东洲公园、江海风情园、海永乡鸽笼河水系景观带、海永乡生态休闲度假区 7.34  7.34
海门长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 一级管控区为一级保护区,范围为: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500米、向对岸500米至本岸背水坡堤脚外100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 二级管控区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以外上溯1500米、下延500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溯2000米、下延1000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为准保护区 4.76 0.79 3.97
长江(海门市)重要湿地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包括3块区域。区域1:新村沙(海永乡北侧,东至E121°25′53″,西至崇明界,南至N31°49′27″,向北宽约600米);区域2:东至青龙河以西700米,西至浒通河以西700米,北至江堤,南至江堤向外平均600米处;区域3:东至大新河,西至特钢厂东界,北至江堤,南至江堤外平均600米处(不含启海港区三厂作业区内泊位地段) 11.76  11.76
通吕运河(海门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  海门市境内通吕运河及两岸各500米 31.46  31.46
通启运河(海门市)清水通道维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  海门市境内通启运河及两岸各500米 44.63  44.63
海门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  起点为海门市与通州区交界处,讫点为十八匡河,水体及两岸各500米 38.92  38.92
十八匡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  海门市境内十八匡河及两岸各500米 18.03  18.03
三余竖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水源水质保护  起点为通吕运河,讫点为长江,水体及两岸各500米 20.87  20.87
海门市沿江堤防生态公益林 水土保持  长江北侧海门段江堤内侧,长42公里,宽50米区域;海永乡江堤内侧,长5800米,宽50米区域 2.4  2.4
海门市沿海堤防生态公益林 海岸带防护  二级管控区为海堤内侧,长11公里,宽100米区域 1.11  1.11
蛎岈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级管控区坐标:区域一:
1.E121°32′25.95″,N32°09′19.71″;2.E121°32′16.72″,N32°08′59.45″;3.E121°32′38.41″,N32°08′43.54″;4.E121°32′50.03″,N32°09′00.48″;5.E121°32′31.26″,N32°09′19.78″。
区域二:
1.E121°33′27.13″,N32°09′19.83″;2.E121°33′39.20″,N32°09′07.12″;3.E121°33′39.88″,N32°08′18.44″;4.E121°33′10.03″,N32°08′18.05″;5.E121°33′11.82″,N32°08′55.34″;6.E121°33′21.46″,N32°09′05.60″ 二级管控区坐标(去除一级管控区部分):
1.E121°32′38.68″,N32°09′56.80″;
2.E121°30′23.15″,N32°08′37.81″;
3.E121°31′42.24″,N32°07′51.26″;
4.E121°32′21.90″,N32°08′11.50″;
5.E121°33′46.81″,N32°08′11.69″;
6.E121°33′46.82″,N32°09′24.38″ 12.23 1.69 10.54

根据海门市调整后生态红线保护区汇总表及图分析可知:本项目选址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2013》113 号)

3 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3.1 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的相符性
本项目为金属结构制造,经查询,不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
3.2 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机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本》(苏政办发[2013]9号及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相符性
本项目为金属结构制造,经查询,本项目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本》(苏政办发[2013]9号)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属于允许类。

4 项目建设及生产情况
4.1 产品方案
项目产品方案见表4.1-1
表4.1-1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主体工程 产品名称 建设规模(T/年) 年运行时数(h)
生产车间 连杆 1200 2400
 法兰 1300 
 油缸头 1300 
 侧齿 1000 
 支承件、转向节 1200 
4.2 原辅材料
项目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见表4.2-1、4.2-2
表4.2-1 原辅材料消耗量
序号 材料名称 年用量 来源 主要成份
1 钢材 6950T 外购 
注:原辅材料采购一般为供应商送货上门(物流或汽车送)
表4.2-2 能源消耗
序号 能源名称 年用量 来源 主要成分
1 自来水 14000T 市政供水 
2 电 4570000度 市政电网 
4.3 主体工程及设备设施建设情况
厂内主体工程建设情况见表4.3-1,目前设备情况见表4.3-2


类别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备注
主体工程 锻造车间 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 10000m2 /
 热处理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占地面积160 m2 /
 金工车间 制作模具 970m2 /
 老厂房 闲置 830 m2 /
辅助工程 办公楼 办公区域 底层面积520m2 /
 五金仓库 仓库 70 m2 /
公用工程 厕所 / 32 m2 /
 配电间 生产用电 占地面积12m*10m,总高7m /
环保工程 绿地、绿化带 / 9200m2 /
 水回用 冷却水循环利用 / /

表4.3-2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摩擦压力机 J53-1000 3 
2 液压螺杆压力机 JTLY-280-1600T
JTLY-280-2000T 2 
3 曲柄压力机 JA31-400T
JA31-250T 4 
4 空气锤 C41-750KG
C41-560KG 4 
5 中频电炉 KV-500 4 
6 箱式电阻炉 RJ2-105-9 2 
7 盐浴炉  1 
8 流态粒子炉 90-12 1 
9 井式电阻炉 RJ2-55-6 2 
10 推杆式调质炉 CH-04-280 1 
11 网带式正火炉 CH-170 1 
12 网带式淬火炉 CH-170 1 
13 空气压缩机 EP-508、6立方 2 
14 吊钩式抛丸机 Q3113、Q3110
Q387F、Q3710Z 4 
15 单梁行车 CD-5T、CD-10T 6 
16 双梁行车 CD-20T 1 
17 磁粉探伤机 CYD-4000、CDG-300 2 
18 硬度机 HR-150A、HB-3000B 3 
19 车床 C6150A、CR6140T 2 
20 数控车床 CCSK6180 1 
21 刨床 B665 1 
22 电脉冲 D6185 1 
23 平面磨床 M7130K 1 
24 立钻 Z535 2 
25 带锯 H2505A 4 
26 加工中心 MV1370、MV1170
HS-1271、MV1370 6 
4.4 工艺流程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工艺简介:
①材料检测:对采购的原材料做个检测,是否符合加工条件。
②锯料:用锯床将外购的圆钢按设计好的尺寸切割,切割时,钢锯运动速度较小,运动过程中加乳化液,乳化液循环利用不外排,本过程中有废铁屑产生。
③中频炉加热:采用中频炉对圆钢进行加热至软化状态,为锻造件作准备,中频电炉冷却水循环利用。
④制坯:根据设计制坯,制作模具。
⑤预锻:将加热至软化的圆钢放进液压机冲压成成品最初形状,该过程产生了噪声。
⑥终锻:将具有最初形状的圆钢通过冲床进行一步冲压,该过程产生噪声。
⑦精锻:进行最后冲压,从而得出工件的最终形状,该过程中产生噪声。
⑧压力机切边、冲孔:将工件边角去除,给工件冲孔,该过程产生了金属料及噪声
⑨热处理:利用锻造时产生的热量控制冷却,进行一次热处理,可以理解为退火处理,目的是为了消除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稳定组织,避免锻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开裂。此过程中冷却水循环使用。
⑩抛丸清理:去除表面氧化物,将产品进行喷砂抛丸,抛丸过程中产生少量金属屑、噪声及粉尘。
⑪检验装箱:对最后的产品进行检验并完成包装。
4.5水重复利用情况
本项目主要用水环节为:
① 中频炉冷却用水
② 热处理控制冷却用水
③ 职工生活用水
4.6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污染源源强说明:
① 废水:本项目生产用水为冷却水,循环使用。职工生活用水接入污水管网。
② 废气:本项目在抛丸清理过程有粉尘产生,抛丸机上配有布袋除尘,粉尘经布袋除尘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
③固废污染源强以实际生产情况为依据。
4.6.1 废水
项目废水仅为生活污水。日产生量为5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为:COD300 mg/L、SS 200mg/L、氨氮 20mg/L、总磷 4mg/L。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网。
表4.6-1 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废水名称 废水量(m3/a) 污染物产生量 拟采取的处理方式 排放情况
  污染物 mg/L t/a  污染物 mg/L t/a
生活污水 1500 COD 300 0.45 排入污水管网 COD 300 0.45
  氨氮 30 0.045  氨氮 30 0.045
  SS 200 0.3  SS 200 0.3
  TP 4 0.006  TP 4 0.006
4.6.2 废气
本项目在抛丸清理过程有粉尘产生,抛丸是在抛丸机内自动进行,抛丸机上配有布袋除尘,其风机风量为8000m3/h,粉尘经布袋除尘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抛丸机内粉尘产生的浓度约为3600mg/m3,布袋除尘器运行时间按1000h/a计,粉尘产生的量约为28.8t/a,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5%以上,经除尘后,向外排放浓度约为18 mg/m3,排放量为0.144 t/a。

表4.6-2 项目有组织废气污染源强
工序 污染物位置 污染源名称 产生浓度(mg/m3) 产生量(t/a)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量(t/a)
抛丸清理 生产车间 粉尘 3600 28.8 18 0.144

 

4.6.3噪声
表4..6-3 项目主要噪声源排放特征 单位(dB(A))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源强 特征 距最近厂区位置 噪声标准
1 压力机 9 85 连续 距南厂界30m 3类
2 空压机 2 80 连续 距东厂界12m 
3 抛丸机 4 80 连续 距西厂界50m 
4 车床 3 85 连续 距南厂界10m 
5 刨床 1 85 连续 距南厂界10m 
6 磨床 1 85 连续 距西厂界50m 
7 带锯 4 85 连续 距西厂界50m 
4.6.4 固废
项目固废主要为废金属料和生活垃圾。
根据目前实际的生产情况可知,废金属料约为950t/a,集中收集,出售给专业回收单位。
生活垃圾目前实际产生量为 5.7t/a,垃圾桶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表4.6-4 固废产生源强及处置情况
序号 名称 废物种类 产生量(t/a) 处置或处置方式 排放量(t/a)
1 废金属料 一般固废 950 出售给专业回收单位 0
2 生活垃圾 一般固废 5.7 环卫清运 0

4.6.5 污染物排放汇总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情况见表4.6-5
表4.6-5 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单位(t/a)
种类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废气 粉尘 28.8 28.656 0.144
废水 废水量 1500 1500 ——
 COD 0.45 0.45 ——
 氨氮 0.045 0.045 ——
 SS 0.3 0.3 ——
 TP 0.006 0.006 ——
固废 废金属料 950 950 0
 生活垃圾 5.7 5.7 0

5 污染物防治措施及运行情况
5.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运行情况
1、防治措施
本项目在抛丸清理过程有粉尘产生,抛丸机上配有布袋除尘,粉尘经布袋除尘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
2、运行情况
抛丸机上配有布袋除尘,粉尘经布袋除尘后经15米高排气筒排放。
5.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运行情况
1、防治措施
本项目生产废水为冷却水,循环利用,生活污水接入污水管网。
2、运行情况
考虑到本项目冷却水循环回用,因此本次不再分析其运行情况。
5.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运行情况
1、防治措施
项目在设备安装时已考虑减震的措施,同时目前厂房墙体设置为吸音墙体,对噪声具有较好的抑制、隔离效果。
2、运行情况
考虑到噪声处理的特殊性,不再分析其运行情况。
5.4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及运行情况
1、防治措施
(1)废金属料:外售给专业回收单位;
(2)生活垃圾:环卫清运。
2、运行情况
根据多年实际生产过程情况可知,废金属料定期外售给专业回收单位,不存在回收单位不购买清理的情况出现,而生活垃圾亦定期能够得到环卫部门的清运,多年生产下固废处置运行情况良好。
6 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
6.1 执行标准
6.1.1质量标准
(1)大气
评价区内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08)二级标准。
具体详见表6.1-1:
表6.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μg/m3) 执行标准
TSP 日平均 3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08)
 年平均 200 
(2)地表水
项目无外排废(污)水产生,且周边无河道,因此不再分析地表水质量标准。
(3)声环境
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见表6.1-2。
表6.1-2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功能区类别 昼间(dB(A)) 夜间(dB(A)) 标准来源
3类 65 55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6.1.2 排放标准
(1)废气
项目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表6.1-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染源 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
 浓度(mg/m3)
颗粒物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

(2)废水
本项目废(污)水仅为生活污水,且集中收集处理后送入光磨车间循环利用,不对外环境排放,因此无需执行相关标准。
(3)噪声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其值见表6.1-4:
表6.1-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标准 类别
昼间 夜间 
60 50 2类
(4)固废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2、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环保部公告2013年36号文)。
6.2 排放达标情况分析
6.2.1 废气排放达标性分析
本项目仅排放无组织废气,其达标性采用估算模式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周界外最大落地浓度,对照标准以判定是否达标,具体计算参数见表6.2-1,计算结果见图6.2-1、6.2-2。
表6.2-1 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源排放预测参数
类别 面源名称 海拔高度 面源长度 面源宽度 面源初始排放高度 排放时数 排放工况 污染物
        TSP
符号 Name H0 L1 LW H Hr Cond QTSP
单位 m m m m h / g/sm2
光磨车间 0 49 15 6 2720 连续 
初精研车间 0 44.05 9.25 6 2720 连续 
 
图6.2-1 光磨车间粉尘无组织最大落地浓度结果


图6.2-2 初精研车间粉尘无组织最大落地浓度结果

因此本项目无组织废气经预测后其最大落地浓度作为无组织周界外浓度最高监控点,分析其无组织废气达标情况见表6.2-2
表6.2-2 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预测结果表
污染物名称 最大落地浓度(mg/m3)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 是否达标
粉尘 0.2563 1.0(周界外最高浓度点) 达标
粉尘 0.282 1.0(周界外最高浓度点) 达标
根据上表分析本项目无组织废气经预测最大落地浓度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则无组织污染物达标排放。
6.2.3废水排放达标性分析
本项目废(污)水仅为生活污水,无生产废水产生,而且生活污水经集中回收处理后送入光磨车间循环回用,因此本项目废水为综合循环利用,不外排。
6.2.4噪声排放达标性分析
全厂主要噪声设备为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全部设备,包括冷镦机、光球机、淬火炉、硬磨机、初研机、精研机、钢球清洗机、滚杠选别机、光电外管机,目前车间内已针对上述设备采取了减震降噪措施,同时厂房墙体采用吸音隔声墙体进行降噪。具体降噪结果及厂区影响数据见下表。
表6.2-4 昼间噪声预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dB
点位 位置 设备噪声影响贡献值(dB(A)) 标准值 是否达标
N1 东厂界 53.25 60 达标
N2 南厂界 57.36 60 达标
N3 西厂界 54.28 60 达标
N4 北厂界 51.25 60 达标
由上表可知,项目目前才去的降噪措施对厂界内噪声降低效果较好,能够使各厂界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的要求。
6.2.5固废排放达标性分析
项目固废中边角料和铁泥外售给专业回收单位,生活垃圾由环卫清运,采取措施合理,能够保证固废完全接受处理,达到了固废零排放,因此固废排放达标。
7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收费征缴情况
7.1 总量控制
根据项目情况,本项目中无废气产生,产生的废水循环利用,固废完全处理零排放,因此本项目实际生产过程中,无可进行(或需要的)总量控制。
7.2 排污收费征缴情况
根据上述总量控制说明可知,本项目无需进行总量控制,因此目前生产多年的情况下,未进行针对排污的缴费活动。
8 环境污染事故及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情况
8.1 环境污染事故
本项目自1996年运行至今,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8.2 重大环境风险隐患
本项目为金属结构制造项目,生产工艺仅为冷镦、光球、热处理、硬磨、初研、精研等工序,后包装成品。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不涉及会引起环境风险的原辅材料的使用。因此本项目不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
9 环境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备案情况
根据上一章节说明可知,本项目不涉及环境风险,因此自建厂至今未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的编制。
10 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和落实情况及2015年信访
10.1 卫生防护距离与落实情况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规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m为环境一次浓度标准限值(mg/m3),QC 为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公斤/小时),r为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米),L为工业企业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米),A、B、C、D为计算系数。根据所在地近五年来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查取,A=350,B=0.021,C=1.85,D=0.84。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见图10.1-1、图10.1-2及表10.1-1。

 

图10.1-1 光磨车间加工过程中粉尘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图10.1-2 初精研车间加工过程中粉尘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表10.1-1 项目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卫生防护距离汇总表
序号 污染物名称 污染源位置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m 卫生防护距离既定值m
1 粉尘 光磨车间 65.836 100
2 粉尘 初精研车间 72.659 100
10.2 2015年环境信访情况
经调查,本项目2015年无周边居民及其他一切涉及环境方面的信访问题。
11 环境管理情况
11.1 环境管理制度
厂内目前建立了部分环境管理制度,如环保管理制度、安全、环保奖惩管理办法等。
(1)建立环境报告制度
应按有关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排污申报制度;此外,在项目工程排污发生重大变化、污染治理设施发生重大改变时必须及时向相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2)建立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保养得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将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一同纳入公司日常管理工作的范畴,落实责任人,建立管理台账。避免扇子拆除或闲置现有的污染治理设施现象的发生,严禁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处理设施。
(3)建立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奖惩条例
建立并实施各级人员的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环境目标责任完成情况与奖惩制度结合起来。设置环境保护奖惩条例,对爱护环保设施、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绩效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对环保观念淡薄,不按环保要求管理和操作,造成环保设施非正常损坏、发生污染事故及浪费资源者予以相应的处罚。在公司内部形成注重环境管理,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的氛围。
(4)建立环境保护教育制度
对干部和工人尤其是新进厂的工人要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明确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这是防止污染事故发生的有力措施。
11.2 雨污分流情况
厂内已设置较为完善的雨污分流系统,污水经集中收集处理后送入光磨车间循环利用,雨水排入厂区附近地表水。
11.3 排污口规范化
(1)排污口规范化
1、厂区内无烟气/废气有组织排放口;
2、厂区无废(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设置在北侧;
3、公司设置了专门的固废堆场,用于堆放边角料和铁泥,堆场地面均进行硬化处理,并设有环保标志。
4、生产过程中无危险废物产生。
(2)环保标志
厂区内废水排口和噪声源均按照《环保保护图形标志——排污口源》(GB15562.1-1995)的规定,设置统一规范的环境保护图形标牌。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的形状及颜色见表11.3-1,标志图形如表11.3-2所示。

表11.3-1 标志的形状及颜色说明
类别 形状 背景颜色 图形颜色
警告标志 三角形边框 黄色 黑色
提示标志 正方形边框 绿色 白色
表11.3-2 环境保护图形符号一览表
序号 提示图形符号 警告图形符号 名称 功能

 
废水排放口 /
2   
 
废气排放口 表示废气向大气环境排放

 
一般固体废物 表示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噪声排放源 表示噪声向外环境排放
5  
危险废物 表示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场

 

11.4 应急资源设施
公司指挥机构的应急队伍要根据要求,建立处理突发环境时间的日常和战时两级物资储备,增加必要的应急处置、快速机动和自身防护装备和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好应急仪器和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参加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时救助人员自身安全,及时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和扩散。
消防设施配备情况详见表11.4-1
表11.4-1 消防设施配备情况一览表
消防器材 位置 个数
手提式CO2灭火器 生产加工车间 12
推车式CO2灭火器  4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60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泡沫灭火器  
室外消防栓  6
室内消防栓 办公楼及宿舍 18
消防沙  6
铲子  6
消防水带  10
消防水枪  8
消防水泵  2
12 现状存在问题与整改计划
12.1 现状存在问题汇总
(1)生产项目未竣工验收。
12.2 整改计划
12.2-1 厂区整改计划一览表
整改位置/项目 整改措施 预计完成时间
生产项目未竣工验收 对生产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

 

13 评估结论
经自查对照,本项目选址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管控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达到同行业执行的排放标准,符合总量减排控制要求,有关环境信息也按要求完成污染源“一企一档”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填报,符合“登记一批”要求。